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9(2 / 2)

在《住房法案》頒布後的50多年裏,聯邦政府為資助全國的低收入者,建設、修繕了500多萬戶住宅,同時為200多萬戶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租房券。如果以1951年作為時間分界線,計算分界線前後聯邦政府開發的居民自有住房在全美自有住房總量中的占比,1951年以前是21.7%,1951年以後是78.3%,其中1990年至2003年高達21.7%。1940年以前,國內大多數家庭還是租房居住,但在1940年至1960年的20年間,全國有自有住房的家庭比例從44%提高到62%,2005年這一數字接近70%。

2003年,美國的一個關於20世紀30年代以來州和地方政府住房項目的評估報告[ 這個報告來自Katz、Turner、Brown、Cunningham和Sawyer。]中,還提出了住房政策的7項目標,其中隻有2項目標直接涉及住房本身,餘下的5項目標不約而同全部指向了社會的和諧發展:①保護和擴大優質住房的供給;②使現有的住房更價廉,更容易獲得:③提高社區居民在種族和收入分布上的多樣性;④幫助家庭積累財富;⑤鞏固家庭;⑥使居民能獲得基本的配套服務設施;⑦促進大都市的平衡發展。

政府對住房開發的資金資助也是多元的。如直接提供資金或通過稅收機製提供資助,運用調控手段影響住房貸款的供給等。直接資助可以通過政府專門項目(如公共住房)來實現,也可以給州或地方政府提供基金,使它們有更多的自由去開發自己的項目。

20世紀70年代,政府設立了幫助低收入者在私有住房市場獲得住房的資助項目,這個項目包括為低收入住戶提供租房券。租房券可用來支付當地允許的最高房租超過住戶稅前收入的30%的部分。

在資助居民獲取自有住房或租房方麵,除了住房抵押貸款利息支出免交個人所得稅之外,其他針對有房者的稅收政策還包括不動產稅減免、出售住房所得的資本收益稅減免,以及由免稅債券資助的麵向首次購房者的低利率貸款。比如在2003年,享受政府住房資助的低收入租房者不到700萬,但卻有1.5億購房者從聯邦個人所得稅中減免了抵押貸款利息。2004年,聯邦政府直接用於住房資助的支出不到329億美元,而用於住房抵押貸款利息減免和其他針對有房戶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讓利則超過了1000億美元。[ 本節關於美國住房政策發展曆史的主要數據資料參照[美]阿列克斯·施瓦茲(Alex F.Schwartz) :《美國住房政策》,黃瑛譯,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從以上簡略的介紹可見,美國政府解決公民住房是一項長遠持續的目標,它的政策是全方位的,是實現公民自由和權利的具體行動。聯邦政府的公民住房目標主要由國家推動,是一項社會公共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