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詩意人生——泰戈爾小傳 (2)(3 / 3)

如星光般璀璨的詩篇

泰戈爾在藝術創作上表現出的天才的多樣性是令人無比欽佩的。

在談到泰戈爾文學上的成就時,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詩歌。他的詩歌作品在技巧和主題上展現出令人眩目的才華,其中最著名的有《吉檀迦利》《園丁集》《飛鳥集》《新月集》等。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但人們一致認為他是印度人。因為泰戈爾在世時孟加拉還是印度的一個省。泰戈爾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語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詠他的詩歌。然而他的詩是在他自己把它們譯成英文之後才獲得了世界性的讚揚,也使他成為英語詩歌的大師。泰戈爾的詩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園丁集》《吉檀枷利》《新月集》《采果集》《飛鳥集》等。他英文譯作的詩歌中表現出的完美性、和諧性、古典性等都使他的詩顯得異彩閃耀、博大精深。他的孟加拉文詩集有近50部之多,英文詩隻是選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飛鳥集》就大部分選自孟加拉語詩集Kanika。據說,泰戈爾的詩用孟加拉文來念具有很強的韻律感。很可惜,這在中譯文中是難以領悟了。

在早年的詩作《野花》《詩人的故事》裏,泰戈爾的才華初見端倪。這些用“誇張的感情寫成的”詩歌顯示出雪萊和迦梨陀娑的影響。泰戈爾正式的詩歌創作始於1883年出版的《晨歌》,在《晨歌》這部詩集中,詩人的才華迅速成熟,歌頌著他重新發現了的世界。從《心中的向往》《金帆船》到《微思集》《奉獻集》,泰戈爾的才華縱橫飛揚,創造了許多閃光的詩章。而另一方麵,詩中的哲理意味和宗教虔敬情緒也越來越濃厚,例如《渡船》中的句子:

想回家的人們踏上了歸途;

想渡河的人們到達了彼岸;

但是還有一些人卻呆在中流;

既沒有到家也沒有到達目的地。

嗬!白晝正在消逝,

誰將會召喚他們?

詩中已經表現出了對彼岸、對“神”的向往。

《吉檀迦利》這部作品把泰戈爾推向了世界文化的舞台。它的英譯本中也選入了《奉獻集》《渡船》等詩集中的佳作。西方讀者看到了這樣一位詩人——他既具有兒童的純真,又具有聖徒的高潔。讀到了這樣一種詩集,“就像飲了一口清澈涼爽的泉水”。泰戈爾和他的詩作因此受到熱烈的歡迎。

《吉檀迦利》對“神”的虔敬,對人類的祝福,俯拾可見:

這是我對你的祈求,我的主——請你根除,根除我心裏貧窮的根基。

請賜我力量,使我能輕易地承受歡喜哀愁。

請賜我力量,使我的愛在服侍中碩果累累。

當喧囂四起,繁雜的工作讓我與世隔絕,我寧靜的主啊,請帶著你的和平與安寧降臨。

當欲念以誘惑與塵埃蒙住了我的心,啊,聖者,你是清醒的,請帶著你的雷電降臨。

《飛鳥集》包括了三百餘首清麗的小詩。這些詩的基本題材不外乎小草、流螢、落葉、飛鳥、山水、河流。品讀這些小詩讓人覺得,仿佛是在暴雨後初夏的早晨,推開臥房的窗戶,看到一個淡泊、清亮的早晨。平時潺弱的小溪無端地雄壯起來,加快了前行的腳步,哼唱著嘹亮的歌;陽光撒落在掛著水珠的樹葉上,那水珠顯得特別的明亮,這明亮把樹葉襯托成一種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像是吸足了油彩,當心那跳躍著的小鬆鼠是否也會染上這亮綠的油彩;天邊有幾朵白雲在徜徉,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歡。一切都是那樣清新、亮麗,可是其中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用輕鬆的語句道出深沉的哲理,這正是《飛鳥集》迷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