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多元思維,突破創業的誤區(3)(3 / 3)

其次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的思維模式,如20世紀50年代初,鬆下與荷蘭菲利浦公司談判技術合作事宜時,鬆下要求對方支付經營指導費,這在當時的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為當時的日本還相當的貧弱。在這一點上,鬆下公司的態度相當強硬,最後雖幾經周折但還是達到了目的。

第三就是精明的“銷售戰略”。日本公司的慣例是用公司創建人的名字做商標,而鬆下公司卻一反慣例,用“國民”(National)牌作為商標,並以廣告形式大力宣傳。鬆下公司是開始就不企圖創造新工藝,而是強調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它一向是靠樣式新穎,質量可靠,價格低廉為確立市場的地位的。同時,鬆下公司的銷售原則是增加產量,吸收別人的生產經驗,促使成本下降,向顧客銷售的產品價格也隨之下降,從而為競爭者打入市場設置障礙,使競爭者覺得市場的餘地不大,沒有吸引力。一般製造商的習慣做法是降低生產成本,保持盡可能高的價格,以便盡快收回成本。鬆下公司正是靠多元思維經營上的這些改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銷售和市場營銷戰略。

也正是因為這些,鬆下公司登上了成功之巔,而它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在日本企業界也被譽為“一代宗師”,“經營之神”!

8.多元化的思維能力

多元化的思維是和真摯的熱情分不開的,熱情是進行多元化的思維活動的直接動力。

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能力隻有平時的1/2,甚至更少。

愛因斯坦曾講過一段精辟的話: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一個科學上的實驗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促進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多元思維能力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如果不善於多元思維,學一點知識就是一點知識。

如果他善於多元思維,常常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以至產生認識上的飛躍,激起創造的靈感,開出機會之花。

為了對事物進行思維,首先要在腦海中浮現形象。

這些作為素材的形象越豐富,思維的能力越強。

此時,隻要靈機一動,以兩個事物的共同象征為媒介進行類推,則思維便進入了高級狀態。

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就是這樣。

貝爾在一次實驗中發現:鐵芯線圈前麵的音叉如果振動,線圈中就會產生電流,從而與之相連的另一相同線圈前麵的音叉也振動。

由此他想象到,如果用一塊金屬簧片代替音叉不就可以把聲音傳遞過去了嗎?

經過多次試驗,貝爾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話機。

日本的田熊常吉,原來是一位木材商,但他革新了世界上著名的鍋爐,創造了田熊式鍋爐。

一次,他翻閱小學自然課本,有關血液循環的知識引起了他的重視,他將鍋爐的模型與血液循環的模型進行比較,甚至將兩者重迭起來進行一一對比,從中模擬、借鑒,產生了創造性思維,確立了創造目標,實現了革新鍋爐的目的。

又如,哈維在創立血液循環學說以前,讀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受益匪淺,他從“行星可以繞著太陽循環運動”,思維到血液是否也可以繞著心髒做循環運動。

帶著這個問題,他經過多年的反複實驗,終於發現:由於心髒的跳動、動脈搏動和靜脈瓣結構,保證了血液在體內循環運動……就這樣,哈維創立了血液循環學說。

在多元思維能力的過程中,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知識是思維的基礎。

隻有具備了豐富的實踐知識和書本知識之後,才有可能展開思維的翅膀,在創造新世界的天空中翱翔。

俄國學者赫爾岑說:“書是和人類一起成長起來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學說,一切打動心靈的熱情都在書裏結晶形成;在書本中記述了人類狂激生活的宏大規模的自由,記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偉自傳。”

美國有一個叫克利夫的科學幻想小說家寫出了一部科技小說《期限》,描述了製造原子彈的故事。

由於他閱讀並研究了大量有關原子彈方麵的書刊資料,同時賦予小說豐富的思維想象,因此創作的小說竟然和美國當時的“曼哈頓計劃”的實際情況極為相似,以至軍事情報局對小說作者是否竊取過情報產生懷疑。

同時,書中還存在著有利於創立科學理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