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努力能贏得精彩(2 / 3)

上課時,認真聽講,思路跟著老師走,不走神,不睡覺,神清氣爽地上完一天的課。晚自習大概到十點結束,我回寢室就不看書了,十點半準時睡覺。第二就是發展自己的興趣,讓自己得到放鬆。我感覺現在的很多學生,除了學習之外,每天幾乎都沒有其他的活動了,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其實,看看雜誌、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之類的事情都是很好的休閑活動,就算學習再忙,也沒有必要把你的興趣愛好全部放棄。我是學校樂隊的隊長,我每周至少要有三四個晚上練琴。我認為這對我的學習並沒有不良影響,恰恰相反,練琴有時候能幫我調整緊張的情緒。”

因為有良好的方法把大腦調整到最佳狀態,小王在學習中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其實,在工作中也是一樣,隻有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才能激發靈感。

威利·卡瑞爾年輕時曾是紐約水牛鋼鐵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有一天,他到一家玻璃公司去安裝瓦斯清潔機。這是一種清潔瓦斯的新機器,可以更快、更省力地清除瓦斯中的雜質,使瓦斯燃燒時不會影響到機器的引擎。這種機器在以往的試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這家玻璃公司安裝的時候,卡瑞爾遇到了許多沒有料到的困難。雖然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但遠遠沒有達到公司承諾的質量。“那種懊惱的心情,我到現在依然記得很清楚,那感覺好像有人在我頭上重重地打了一拳,煩惱、焦慮噬咬著我的心,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徹夜不眠。”

卡瑞爾說。後來,他意識到一直這樣煩惱、焦慮下去,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開始集中精力,一遍一遍地做試驗,最後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這個辦法讓公司多賺了幾倍的利潤。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全神貫注,讓自己的大腦處於最佳的狀態,這樣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

雖然我們不是天生的發明家,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創造力。思維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靈感也是可以激發的。靈感是創造性勞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功能達到高潮的心理狀態,是指人們頭腦裏突然出現新思想的頓悟現象。它是一個人在對某一問題長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後,通過某一誘導物的啟發,一種新的思路的突然接通。靈感是突然靈機一動,衝破迷霧豁然開朗。靈感來自哪裏?靈感來自於對生活的積累,靈感也來自於你的思考技巧。

那麼,如何科學地用腦,有效地激發自己的靈感呢?

(1) 不要讓別人替代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要多進行思考如果做錯事了,自己要想一想什麼地方做錯了、為什麼做錯了、應該怎樣做。很多人做事情時喜歡別人給他列出個一二三來,然後自己按部就班地去做,這樣的依賴思想隻會讓自己的腦子越來越“懶惰”,怎麼可能出現靈感?自己多進行思考和分析,才容易產生靈感。

(2)做事時多問“為什麼”

不是要你去問別人“為什麼”,而是要自問“為什麼”,問問自己為何這樣、如何去做,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樣做可以充分發揮你自身的潛能,並不斷地將潛能轉換為你自身的能力,久而久之,靈感會自然而至。

(3)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要壓抑自己,要多為自己提供寬鬆的環境,激發自身的創造性。不要給自己設限,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想象中的限製。我們許多時候是被自己打倒的,我們認為自己“不行”,所以我們辦不到。

(4) 不要怕失敗,多鼓勵自己

有一位著名的演說家舉行了一次討論會。討論會一開始,他高舉著一張20 美元的鈔票,麵對著會議室裏的200 個人,問道:“誰要這20 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 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說著,他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

仍有人舉起手來。“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用腳碾它,而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 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逆境擊倒,被欺淩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天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無論肮髒或潔淨,無論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都是無價之寶。”

如果失敗了,應該鼓勵自己重新振作,找出失敗的原因,克服困難,使自己“吃一塹,長一智”,逐漸變得更加成熟。

我們如果能多給自己一點刺激,多給自己一點信心、勇氣、幹勁,多一分膽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處於“休眠”

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自己也感到吃驚的奇跡來。

堅定目標,激發正能量

世上有沒有好運氣?如果有,如何抓住它?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來看看高爾夫球手米德克夫·加爾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說的話: “我揮出第一杆時,我就有一種自己一定會贏的感覺。我覺得我揮杆擊球的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肌肉活動也使我揮擊自如。在將球打入洞時,我也一樣有那種美妙的感覺。

我明知我握杆的姿勢及兩腳的位置仍和往常一樣,但我心中一有那種感覺之後,我隻要隨意一揮轉,自然就穩操勝券了。這種穩操勝券的心理,是每個高爾夫球好手的秘密。當你有這種心情時,連球都會聽你的話,而且這種心情似乎也可以控製那不可捉摸的‘運氣’。”

凱撒爾丁·亨利曾說過:“每當我碰到一件很傷腦筋的難事時,我便物色一位樂觀又熱心的人去辦,他會熱衷而滿懷自信地去解決困難,他有足夠的勇氣及想象力,並以小心的計劃及勤勞的工作,來抓住那種輕鬆的心情,他會說:‘事情雖然棘手,但還是可能辦到的。’”

是的,如果我們有積極的想法,我們就能抓住看似不可捉摸的“運氣”;反之,對於未來的不積極的想法,會使我們心急如焚,隨之“好運”似乎也不翼而飛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創造係統發揮了作用。我們想象自己已經失敗了,這種“想象的失敗”會讓我們的心理及行為都發生相應的變化。要是我們對失敗念念不忘,而且不斷地把失敗的景象灌輸給我們的大腦中樞,使它益發深刻及生動,以至於我們的神經係統也信以為真,我們就會有失敗的感受。相反,若我們腦子裏一直有個積極的目標,又一再生動地把這個目標向自己灌輸,使它更加深刻清晰,把它看作是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們就會產生一種“穩操勝券的心理”:自信、勇往直前,而且深信結果一定令人滿意。

意識創造係統的運用有什麼秘訣呢?那就是:喚起、抓住及啟發成功的感覺。當你感到成功的自信時,你就會有追求成功的舉動。記住:不管你期待的是好運還是厄運,最終的結果都會印證你的期待。

雖然“穩操勝券的心理”本身是不會使你成功的,但是它是一種暗示,暗示著你正向成功邁進。當你能感到那種穩操勝券的心情時,你的“內部機器”就已經在成功的路上了。也就是說,“穩操勝券的心理”對一個人的成功是極有幫助的。

美國潘尼百貨公司的老板吉姆·潘尼曾經講過,在他父親臨終時,他聽到父親說:“我知道吉姆一定會成大器的。”打從那時起,潘尼就覺得自己會成功—雖然那時他並無資產,也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懷著“一定會成大器”的信念,他硬是在艱難的環境下,成了一位擁有大大小小數十間連鎖商店的老板。每當感到沮喪時,他就會記起父親的話,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克服這些困難。在他獲得大量財富之後,他曾一度把所有的錢賠光了,那時他年紀已經相當大了,有很多人在他那個年紀早已退休了。不過,他又再度記起父親的話,於是,他內心便又充滿了那種“穩操勝券的心理”,於是他東山再起,幾年之後,他的店鋪開得比以前還要多。

所以,堅定你的目標,往往能產生非凡的效果。清晰而生動地對自己灌輸這種目標,再體會當你實際達到目標時的那種心情,你的意誌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巨大的力量。換句話說,你這樣做,就是利用你潛意識的力量,而你的“內部機器”也就朝成功的方向定了位,會引導你做出正確的肌肉動作,也就會使你產生更富有創意的見解。

曾經有一位先生,由於受到職業問題的困擾,就跑去找職業規劃師。這位先生很聰明,未婚,大學畢業已經四年。職業規劃師先了解了這位先生目前的工作、教育背景和對事情的態度,然後對這位先生說:“你找我幫你規劃工作,你喜歡哪一種工作呢?”這位先生說:“這就是我找你的目的,無論做什麼我都沒有信心,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職業規劃師說:“我希望你明白,找工作以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哪一行適合自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看你的計劃,十年以後你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呢?”

這位先生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別人一樣,待遇很優厚,並且我能掙足夠的錢買一棟好房子。當然我還沒深入考慮過這個問題呢。”

職業規劃師說:“你現在的情形仿佛跑到航空公司裏說‘給我一張機票’一樣。除非你說出你的目的地,否則人家無法賣給你機票。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別人也就無法幫你找工作。隻有你自己的信念才能讓你到達目的地。”

可見,隻有確定了自己奮鬥的目標,我們才能調動起“沉睡”在心底那些優秀、獨特的品質,才能鍛煉自己、造就自己,才能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

《愛拚才會贏》裏有句歌詞寫得很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

1996 年,21 歲的毛頭小夥子章勇來到上海闖蕩,尋找發家的機會。人生地不熟,住在沒有風扇和電視機的房子裏,他天天思忖著怎麼打開自己的IT 產品財務軟件—金蝶的銷路。

沒有人告訴他未來的道路應該怎麼走,他隻能聽從內心的呼喚:自信、努力、拚搏!

“金蝶是賣碟片的?”麵對客戶的疑問,章勇意識到要想贏得市場,必須敢想敢幹,有先聲奪人的商戰策略。經過對產品的深入研發,他率先在上海市場上將Windows 操作係統的中文界麵引入財務軟件,使財務軟件的操作界麵更友好,這個改變使金蝶戰勝了諸多國際著名的ERP 廠商,金蝶迅速在上海財務軟件市場中脫穎而出。在上海的軟件企業中,章勇最早率領金蝶建立研發部門,使金蝶從做單一的財務軟件轉向管理軟件。

隨著業務的發展,客戶提出許多新需求,比如一些國際廠商希望係統能與國外總部的係統接軌。公司隻有一兩個研發人員,但大家在章勇的帶領下,不斷對產品進行技術改革,為上海金蝶成功轉變為集銷售、市場、研發、技術支持等諸多職能於一體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奠定了基礎。當許多軟件企業還沒想到投放廣告時,章勇已開始一家家地拜訪媒體,將市場宣傳做得有聲有色。他免費派送財務管理軟件試用版,為財務人員做管理軟件培訓。雖然很多人認為,這些“大手筆”對於一個發展中的企業來說太過冒險,可章勇仍覺得值!

章勇在金蝶一直保持著幾個“最”:從剛進金蝶時最年輕的員工,到最年輕的區域總經理,一直到集團最年輕的副總裁,甚至當初在評選上海IT 新銳人物時候,他也是最年輕、最有朝氣的一位。

愛拚才會贏,人隻要堅定目標,奮力拚搏,就會向前發展。風光無限的事業都是努力而來的,有目標,肯拚搏,成功隻是時間問題。

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你擺脫貧困

有些人生來就富貴顯達,不用愁廳堂之事;有些人卻生來窮困潦倒,生活捉襟見肘,於是很多人便抱怨上天不公平。其實,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有錢有權的人也可能一夜之間無錢無權,貧窮的人也可能通過努力打下一片燦爛的天地。其中,精神和信念的力量在人的努力中非常重要。

人生重要的是擁有一種正確的態度和信念,物質上的財富固然重要,但更可貴的是精神上的財富。物質的貧困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精神貧乏,那才是真正的“貧困”。精神貧乏意味著你失去了改變現狀的勇氣。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無比珍貴的財富。

小王畢業後被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會工作。在這個城市裏,沒有達到貧困標準線的貧困戶年前可以獲得居委會的一些幫助。小王與同事們背著大米與菜油等挨家挨戶走訪這些人家。這些人家家裏普遍都很簡陋,可是當他們循著地址推開又一戶人家的家門時,小王覺得,他們一定是走錯了。

這家窗明幾淨,有冰箱,有洗衣機,有漂亮的窗簾和門簾,有擺放得很整齊的書籍……這家的男主人幾年前病逝,家裏欠下了很多債。兩個孩子中還有一個是殘疾。女主人靠一份薪水養三口人,還要還債,經濟狀況可想而知。但女主人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她說,冰箱、洗衣機都是領導把別人淘汰下來的送給她家的,用用也蠻好;孩子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幹家務……這時,小王才發現漂亮的門簾是用紙做的,那些書全是孩子每個學期用過的教科書,灶間的調味品隻有油和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擦得發亮。最讓小王肅然起敬的是進門時女主人遞給他的拖鞋,那鞋底都已經磨禿了,但是女主人卻用舊毛線在鞋幫上織出了好看的圖案,穿著好看又暖和。他們在這家總共停留了十多分鍾,小王漸漸看出了這一家確實貧困,但這家人卻不甘於貧困、對生活充滿鬥誌。小王深信他們會很快擺脫貧困,因為他們雖然物質上貧乏,但精神上決不萎靡。

人隻要從頹喪的思想、不良的心態中轉過身來,朝著光明的方向努力,有脫離貧困與低微的生存狀態的決心,一定可以在改變自己生存狀況的同時,促使社會飛速發展。

一位心理學教授曾遇到過一個“不幸”的青年,他是某大學的畢業生,身材很魁梧。但是他說,要不是他的父親每星期給他錢,他一準兒挨餓。這個青年嚐試過許多事情,但都宣告失敗。他說,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從事任何一種職業時,都不認為自己可以成功。所以,他東奔西走,卻仍是一事無成。

這位教授認為,這個青年懷著不自信的態度,所以他無法走上生活的正軌。

很多人因為貧困而陷入自卑,而貧困狀態又會使人的自卑感更加嚴重,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貧困不應該成為自卑的理由。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多是曆經風雨後才見到美麗的彩虹的。

事實上,大部分貧窮者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建立起可以擺脫貧窮的自信,於是損害了他們的能力,影響了他們的前途。

由於他們同貧窮妥協,認為貧窮是他們應有的命運,所以他們不再努力。貧窮的人往往心灰誌短,失去奮鬥的力量。他們不去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擺脫貧窮。世間許多的貧窮,都是自卑造成的,都是不願努力、不肯奮鬥造成的。許多人總以為自己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同貧窮去鬥爭,但實際上,他們還沒有開始奮鬥,就已經被貧窮嚇倒了!要想改變這種狀態,除了恢複他們已經失去的自信心,趕走他們腦海中的悲觀以外,實在別無他法!

自信與自立,是獲得理想人生的基石。一個人為了獲得理想的人生,首先要調整好心態,樹立與“貧窮”、“困境”誓不兩立、水火不容的思想。我們常能在那些雖然貧窮、雖然不幸卻仍然努力奮鬥的人身上發現這種品格,但是一個失去了勇氣、失去了自信的人身上,卻找不到這種品格。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為自己注定貧窮、注定老死於貧窮的這種信念!假使你覺得自己的前途無望,覺得周遭的一切都黑暗慘淡,那麼你一定要立刻轉過身來,麵向陽光,將黑暗的陰影拋在背後。

在過去的20 年裏,娃哈哈應該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掏錢買過的礦泉水。事實上,娃哈哈的產品已幾乎覆蓋中國的每一個鄉鎮。這個從校辦企業起家的企業,如今在神州大地上的影響力絕不容人小覷。娃哈哈的成長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是一個勇敢拚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娃哈哈的領頭人—宗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