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次的戰爭其實也有其積極的影響,中國真正的開始開眼看世界,這一點上道光皇帝到是沒有糊塗,否決了朝廷中一些人愚昧的“這次輸了,下次不和那些洋人打交道就可以了”的想法,對國內不危及皇權的新思想以支持,但是這次鴉片戰爭對道光皇帝的打擊也是巨大,道光開始出現身體方麵大的毛病,一度長時間的帶病上朝,意識到這種情況絕對不能長久的道光皇帝,果斷開始讓皇四子奕詝參與到處理國家事務的具體操作中來,為自己的兒子鋪路也給他建立威信的機會,這樣的情況勢必導致本來身體就不好的皇帝的目光無法再分散給其他的皇子,現在皇四子未來接任皇位的事情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而皇後自從那一病後就時好時壞的,奕詝心中擔憂,但是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在這個時候道光皇帝表現出了自己氣概的一麵,一直陪伴在皇後的身邊,後宮無數佳麗看都不看一眼,看的出對皇後是真的情深義重了,可以的是再情深義重,皇後還是撒手而去。
道光22年(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後的隔年六月,芳菲盡時——皇後病情加重,撒手人寰。道光以皇後之喪連續發下諭旨:
召江北高僧,遣中使迎來宮中,為皇後鈕祜祿氏禮懺營齋,設水陸道場。
征天下能工巧匠,為皇後鈕祜祿氏構築冥宅。
命內閣自六月至八月,票本盡用藍墨,以示哀悼,此後方許恢複朱色。
命諸大臣議諡:
命全國服喪,自哀詔到日,官吏一月,百姓三天。
從滿洲人關到道光之時,二百餘年間,大清王朝還沒有舉行過這樣隆重的葬禮。於是,北起黑龍江、長白山,南到兩廣福建之地,西越河西走廊,東至海濱,廣袤遼闊的土地上處處設有靈位,打著白幡,成為震動天朝的國喪。
而最悲痛的人莫過於四皇子和道光皇帝。
P.S:關於這場鴉片戰爭在我本來的計劃中是一筆帶過的,但是也許是YY精神發作吧,不忍讓自己的祖國手如此侮辱,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盡量想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畢竟沒有腹稿,寫的我自己也不滿意(或者說非常不滿意)
但是畢竟也結束了,我也不想多說其他,接下來大概二十章就都是我們的奕詝的登基之路,我之所以寫這個時候,就是為了盡量不打或者少打內戰(估計還是要打幾場),如果主角一直沒有掌權還有什麼意思,如果要讓他一步一個腳印,我就不會選擇皇子的設定了。
老實說這種計劃外的事情我最不擅長了,不過畢竟還是嗑磕碰碰的寫了下來,希望大家支持我。(點推比好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