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經典提示
11月11日,單身貴族們在慶賀自由的精彩生活時,是否想過未來?單身在順利時是瀟灑,而落難時就可能麵臨無助。
理財困惑
(1)20歲。
人物簡介:小趙,23歲,畢業一年,在國企從事財務工作。月平均收入3000元,銀行存款20000元,現在日常生活開銷月均2500元,每月節餘500元。
理財思考:他想在30歲前按揭購買一套兩居室的房子,應該如何投資理財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呢?
(2)30歲。
人物簡介:周先生,31歲,一家IT企業的技術骨幹。擁有11萬元銀行存款,股票2萬元,月收9000元。現在每個月開支在5000元左右。
理財思考:一年後參加在職碩士課程,預算兩萬元;兩年後買一部價值10萬元的車;3年後買一套房子;每年給父母贍養費5000元;每年自助旅遊一次,費用5000元。
(3)40歲。
人物簡介:魏女士,40歲,某公司行政工作,月收入3500元。去年離異,撫養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108平方米的住房,貸款還剩10萬元、期限6年。前夫每月支付女兒700元撫養費。個人資產主要是5萬元的銀行定期存款和1萬元的憑證式國債。
理財思考:每月日常開支2000元左右,償還住房貸款1700元,這樣一來壓力太大,女兒的教育開支也在不斷上升。她打算將現有的房子處理掉,臨時租賃或換一套小點的房子。
理財智慧
1.20歲節流開源雙管齊下
理財規劃——節流:提高每月儲蓄比例。
從支出來看,小趙屬於較高消費群體,每月500元的儲蓄積累,隻占收入的1\/6。如果計劃在5年後買房,他要在控製消費和投資理財上“雙管齊下”。小趙首先應轉變理財觀念,注重財富積累。建議他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月儲蓄占月收入的比例,至少在50%左右較為合理,也就是每月積攢1500元。
開源:股票基金買房首付。
其次,可以投資基金,利用專家理財。較為適合小趙的是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股票型基金可以分享經濟長期增長的好處,適合中長期投資,提高家庭賬戶中錢賺錢的能力。貨幣市場基金有著類似活期儲蓄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隨存隨取,沒有手續費,但收益可比活期儲蓄高多了,目前在2.2%左右,而活期儲蓄的稅後利率隻有0.57%。
在資產配置上,建議小趙將現有的20000元存款投資在股票型基金上,每月的1500元可以買入貨幣市場基金,然後定期按比例轉換為股票型基金,采用複利滾動的投資方式。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積累和投資,以每年5%的收益率計算,小趙在7年後大約能擁有近20萬元的資產,這樣一套小戶型的首付款就有了。
2.30歲投資,魄力再大一些
理財規劃——1萬元活期作應急。
周先生喜好穩健投資,期望的年均收益率在5%左右。建議他對現有資產進行如下安排:1萬元活期存款,作為應急資金;兩萬元做一年期定期存款,滿足一年後的在職教育深造需要。
餘下的10萬元作為車基金和房基金的初始儲備,對該筆基金投資分配安排為:存款55%、債券10%、基金25%、股票10%。
根據周先生的理財目標和自身情況,建議他把每月開銷減到3500元,加上每年5000元孝敬父母、5000元旅遊支出、6000元購買保險後,他10.8萬元的年收入還剩餘50000元。
這部分資金用於追加車基金和房基金,根據周先生的收入和職業前景,投資魄力可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