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提示
DINK,由英語“Double Income No Kids”縮寫的音譯而來,即雙份收入,不要孩子。這種家庭模式開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歐美等地流行。自20世紀80年代起,“DINK”悄然叩開中國的大門,丁克家庭逐漸成為一種無子女的婚姻家庭的代名詞。
理財困惑
李先生是一家外資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部門主管,妻子在一家貿易公司做客戶服務工作。夫妻倆差不多是同年出生,都已30有餘,結婚數年還沒要小孩,暫時也沒有育兒計劃,屬於現代社會所謂的“丁克家庭”。兩人工作忙碌,報酬也不低,月收入總和已經超過了萬元大關。沒有孩子的他們,開銷不大,每月的生活費在1500元左右。正值壯年的他們身體都不錯,沒有醫療費用的支出。由於還有15萬元的貸款未還清,加上物業管理費,每個月在房子上的開銷共要1800元。這樣,他們每月還有7000多元的結餘。兩個人的年終獎金一共是16000元,加上定期存款的利息等,他們每年年底還有兩萬多元的進賬。
李先生是個比較偏愛投資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家庭資產不斷增值。而且他的投資渠道不能算少,股票和基金都有涉足,不過這幾年因為股票方麵的損失,綜合下來收益不是很高,離他8%的期望年收益率還有不少差距。目前,李家有現金和活期存款3萬元,定期存款13.5萬元。22萬元的股票正處於被套階段,不過隨著今年股市行情的上漲,李先生投在股市的資金就不撤回了,而且近期正在考慮要不要再加一點資金到股市裏。開放式基金方麵,去年他投了25萬元在華夏債券基金和其它偏債型基金上,並打算長期持有。去年底今年初,他又買了5.5萬元的博時價值成長基金和12萬元的華安現金富利基金。不知道對於他的這種投資組合,專家有何看法和建議。
因為工作比較忙,除了證券市場的投資外,李先生沒有再涉及其它行業。祖籍天津的他,在故鄉還有兩個小套的房子,分別價值10萬元和4萬元,因為房子在外地處理起來也不方便,所以現在那兩套房子還處於閑置狀態。
家庭保障方麵,李先生和妻子的公司分別為他們兩個人上了保障額為10萬元和8萬元的意外保險,保費由公司支出。
理財智慧
從家庭保障方麵來看,李先生兩人各自擁有一份意外險,麵對突發意外事件具有了基本的抗風險能力,但是在抵禦疾病侵襲方麵還需要做一定計劃安排。現代生活繁忙緊張,作為公司部門主管的李先生,平時工作壓力肯定不小,一份1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險,首次診斷後即可獲得保險金,讓家庭在麵對巨額治療費時,不必手足無措地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也不必在市場低迷時拋出股票和基金,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收益。女性疾病保險給予李太太以特別關護,提供26種最常見的女性手術保險金,若罹患原位癌將獲得全部保額的賠付。在重大疾病的基礎上再加上傳統的每日住院補貼和醫療費用的補償性保險,既可以彌補一部分誤工的損失,也可購買營養品,盡快地恢複健康。滿足上述保障,兩人每年在健康方麵的保費支出約1300元。
李先生家庭的養老規劃可以由終身製的定期返還型險種和一個20年期的兩全險組成。一份10萬元的聯眾福壽如意B類分紅兩全保險,在25年的交費期滿後,李先生即可每3年領取9000元,直至身故還可領取10萬元身故金,每年的紅利收入累積起來也是一筆意外驚喜。一份6萬元的金玉滿堂分紅兩全保險,李太太在20年滿期時可一並領取保額和紅利,隨心安排退休後的生活,或是實現一次老兩口的出國旅行,或者添置一份自營產業,安度退休生活。這樣的養老規劃,每年兩人共需保費約7500元,為丁克家庭提供了全麵有利的未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