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葡萄牙帝國的巔峰(2)(2 / 3)

3月2日,他們到達了莫桑比克島,東非當時文明程度已比較高,這裏的物質文化如果不比葡萄牙優越,也至少可以和它比美,但這裏並沒有統一的國家,有的隻是許多的城邦國家,它們很早就與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有貿易聯係,政治權力都掌握在穆斯林手裏。但為了更多地從貿易中獲利,這些城邦國家之間互相敵視,葡萄牙人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不僅在東非站穩腳跟,甚至在後來蹂躪了它。

在蒙巴薩,葡萄牙受到了襲擊,差一點全軍覆沒,但在馬林迪,葡萄牙人的到來受到了熱烈歡迎,馬林迪蘇丹還送給他們羊、丁香、小茴香、豆蔻、胡椒、生薑等大量禮品,穆斯林歡迎基督徒的原因在於兩地蘇丹有世仇,馬林迪蘇丹想借助外力打擊對手,事實上,葡萄牙之所以能在這一帶站住腳正是靠與馬林迪的結盟。馬林迪蘇丹甚至還提供了一個真正能把他們帶到印度的向導,當時的葡萄牙雖然知道通過阿拉伯海可以到達印度,但印度洋上的風向變化頻繁,暗礁、淺灘眾多,航路他們並不熟悉,沒有向導帶路,誰知道葡萄牙還要摸索多久才能到達印度。

1498年5月20日,依靠向導的幫助,達·伽馬順利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也就是科維良在報告中所講的主要港口之一。他們在這裏居然遇上了一個會講葡萄牙語的北非穆斯林,這位穆斯林一上船大聲說:你們真幸運,真幸運!這裏的紅寶石、綠寶石多得很,你們真應該感謝造物主帶你們來到如此富庶的國家!經過80多年的探索,經曆4位國王的不懈努力,葡萄牙艦隊終於到達了東方,開辟了東方航線,從此之後,葡萄牙走上了一條建立商業帝國的道路。

當時的印度還隻是一個地理名詞,北部由莫臥兒帝國統治,南部分布著許多小國家,這些小國家之間也為了爭奪利益最大化、打擊競爭對手而爭相拉攏達·伽馬,從而讓葡萄牙人漁翁得利。

卡利卡特是西海岸的一個古老的小王國,統治者叫沙末林,意思是山和海的主人。達·伽馬在上岸後作為葡萄牙使節進見了沙末林,表示葡萄牙國王派他來是為了作沙末林的兄弟和朋友。葡萄牙人受到了隆重歡迎。達·伽馬的到來使壟斷香料貿易的穆斯林商人感到了威脅。這些商人經營香料貿易的路線有兩條:把香料經波斯灣、伊拉克運到阿勒頗,或經紅海、蘇伊士到埃及的亞裏山大,然後都和威尼斯人進行貿易,再由後者運往歐洲各地。憑此,他們賺取了高額利潤。

葡萄牙人的到來意味著,另有一條不受他們控製的新航路出現了,他們再也不能賺得和以前一樣多的錢了。這時,達·伽馬在東非濫殺當地人的惡行傳到了卡利卡特。這些商人就警告沙末林說,達·伽馬的到來不是為了交朋友,而是為了偵察,進而進行侵略。但沙末林聽而不聞,實際上他是幻想達·伽馬會擴大卡利卡特的貿易,增加他的收入,又幻想借助於達·伽馬的重型武器和艦船以增強自己的武裝力量,所以還是自出搬運費,把遠征隊的貨物運到城裏去,允許達·伽馬在市內開設商店,進行自由買賣。但這些大商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達·伽馬還是被迫於8月29號離開卡利卡特,到附近的坎那諾裝滿了香料和寶石,並帶走了6名人質,還在這裏豎立了“帕德勞”標柱,並發誓要報複。

他們用了3個多月才越過阿拉伯海,由於熱病和壞血病,許多船員死亡,最後不得不把聖拉斐爾號拋棄燒毀。達·伽馬帶著剩下的不足1/3的人和兩條船返回。為了救治病重的哥哥保羅,達·伽馬在亞速爾群島停了下來,這是葡萄牙人的一個基地,貝裏爾號先期於7月10日返回裏斯本。保羅最後還是不治身亡了,達·伽馬於9月回到裏斯本。雖然損失重大,但達·伽馬從印度帶回來的胡椒和肉桂價值相當於他遠征總花費的60倍。整個葡萄牙都轟動起來了,因為達·伽馬到達的是真正的東方,是歐洲人想象中黃金遍地的地方,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荒涼的“印度”,雖然帶回來的東西不多,但前途十分光明,大量的財富就在前方閃閃發光,向葡萄牙招著手。從此,葡萄牙的探險時代結束,開發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