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就帶著好奇的眼光來探索這個世界,從“天圓地方”到“宇宙洪荒”,在這個漫長的探究過程中,我們偉大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凝結心血與汗水的典籍,這些典籍集結著很多人的智慧,在總結自然規律,闡述自然現象的同時,也為後代子孫留下了啟示。

《易經》作為這些典籍中的佼佼者,作為我國一部曆史悠久而內涵深邃的經典作品,據說是由人類始祖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易經八卦圖也產生於此,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作為最古老的典籍和智慧結晶,《易經》引導著我們的生活方方麵麵。

古人在編纂書籍的過程中,經常用到《易經》中的經驗和箴言。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易經》是群經之源頭。隨著這本典籍而生的,是翻譯和研究這本書主要闡釋內容的學術,人們稱為“易學”。易學是華夏五千年文化的產物,從書中的字裏行間,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很多啟迪人生的睿智文字。

用心研讀,可以發現易學旨在構建一個合理而科學的整體模型,將每一個生活所需的知識概況輪廓化,讓人一目了然,便於理解。可見,無論是對於生活還是職場,《易經》都有很多值得我們一再琢磨的地方。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但是由《易經》而來的預測學和命理學卻完全顛覆了這一觀點。《易經》教我們從認識自己的自然屬性開始,逐漸尋找適合自己的社會空間,找到與此相同的氣場,兩相呼應,從而事事通達,趨利避害。因為隻有了解自己,才能懂得走上社會,才能更好地把握命運。命運,在這個時候才能說是屬於自己的。

本書旨在從個人和社會兩方麵闡述《易經》對於我們生活的指導意義,無論是情感與婚姻生活,還是學業、事業、健康、人際關係和親屬關係,我們都能從中收獲不少。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時,本書能夠給各位更多的生活啟迪。

編者

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