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天,同學們都在教室裏避雨。突然間,降下了大塊冰雹,會有很多同學擠在門口,“爭先恐後”地去撿“冰塊”,此時最容易砸傷頭部。
第九,學校組織活動時,應以“安全第一”為原則。
學校領導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要按有關規定,加強防火安全教育,製訂工作製度和防火措施,經常進行防火安全檢查,防患於未然。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新穎和富有特色的消防教育及演習活動,增強孩子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廣泛普及消防常識,增強學生消防觀念。
小孩玩火引起火災多集中在節假日,因此學校要特別注意放假前進行防火教育。
學校組織野炊活動要選擇沙灘、空地等安全地點,並指定專門人員負責防火安全。離開前要切實熄滅火種。
在影劇組織活動,校方應事先檢查這些場所的安全設施,消除火險隱患,確保安全通道暢通。
實驗室、語音室、微機房、圖書館、廚房等要嚴格管理,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並要定期檢查更換。
(二)部分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
1.觸電後的救助
發生觸電事故,應迅速找有急救知識的人員進行搶救。觸電後的搶救效果如何,往往取決於救護人員行動的快慢,其救護方法,是根據觸電後的傷勢情況決定的。
如果隻是灼傷,就應該將灼傷或起泡的皮膚表麵保護好,切勿碰到生水或不潔的東西,用繃帶紮好,到醫院診治。
如果觸電者脫離電源後,自己還能呼吸,但因觸電時間較長,或曾經一度昏厥,可以先將其挽扶或抬到溫暖的地方安靜地臥著,天冷時,蓋上毛毯或棉被,保持體溫,解開衣服、褲帶,按摩全身,並急請醫生診治。
如果觸電者呼吸很困難,或呼吸已停止,甚至沒有了脈搏,心跳也都停止了,但沒有跌破腦殼、全身燒焦等明顯的外傷,往往是“假死”,應該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幫助受害者恢複呼吸,絕大多數是可以救活的。
觸電事故的發生往往都很突然,觸電急救是刻不容緩的。現代醫學證明:呼吸停止、心髒停止跳動者,在1分鍾之內搶救,蘇醒率最高達95%,而在6分鍾後再搶救,其蘇醒率在1%以下,如果大腦停止供血5分鍾,導致部分腦細胞不可恢複,即使人救活了,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這就說明,在救護觸電後果嚴重的人時,應堅持現場搶救,連續搶救,絕不能因為各種原因耽誤時間。因此了解和學習緊急救護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經驗證明,觸電緊急救護,不宜注射強心針,隻需長時間的人工呼吸和心髒按摩,使“假死”狀態的受害者呼吸和心髒跳動恢複正常,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救護人員細心、耐心的救護,堅持到底,不能性急,不能半途而廢。隻有判斷確已死亡,才能放棄救護。
進行人工呼吸前首先應做好下列各項準備工作:解開觸電人身上一切妨礙呼吸的衣服,打開領口,鬆下褲帶,清除口中雜物。如果牙關緊閉,可用雙手托住其下顎,逐漸把下顎向前移動,使下牙向前移,上下牙之間露出空隙。最好將舌頭拉至下頰,並且在其頸部用衣物填起,盡量使頭能後仰,以確保呼吸道暢通。如果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應填一個適當厚度的口罩。
實踐證明,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方法,要比傳統的擺手擴胸法和擠壓橫隔膜法有效得多。這種人工呼吸法是,每隔五秒鍾用力向受害者口中吹一口氣,並且吹氣時要捏緊其鼻子,當有好轉的現象時,應暫停人工呼吸數次,以期受害人自主呼吸、待自主呼吸時,人工呼吸的頻率應與自主呼吸保持一致。即使恢複了自主呼吸,心髒仍很虛弱,要繼續靜臥一段時間,以免過早站立產生昏厥。
進行體外心髒按摩是另一項緊急救護方法,多數情況下與人工呼吸同時配合進行。其做法是解開受害者的衣服,用手掌根部壓迫身體的心髒部位,直至身體表麵皮膚下陷4~5厘米,每分鍾60~80次。如與人工呼吸配合時,每按摩5次吹一口氣;若一個人進行搶救,每按摩15次心髒再吹幾口氣的方法也比較好。
在對小孩進行人工呼吸和心髒按摩時,吹氣量和擠壓量均應適當控製,以免損傷其身體。
實踐證明:如果發生觸電事故,即使嚴重到“假死”狀況,若能搶救及時,救護得法,絕大多數都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因此,發生觸電事故,應立即求救報告大人,請人搶救。
2.燒傷的緊急處理
燒傷應緊急救護不能拖延,要在現場立即進行。基本原則是:去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
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身上起火,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也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
脫去衣服,暴露傷處後,不要隨便塗抹藥物,可用幹淨的衣服遮蓋包裹傷麵,防止再次汙染。大麵積燒傷,容易發生休克,可用止痛劑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