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勿食長醭的醬油、醋
瓶裏的醬油表麵上浮著一粒粒的小白點,醋的表麵上的白點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層膜,這就是“長醭”。不能吃這種浮著小白點的醬油和醋,因為長醭表明已經有毒菌侵入了,並且正在繁殖,使醬油和醋開始變質了。
4.防止果菜中農藥殘留的危害
農藥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而且危害人體健康;人體接觸過量農藥將發生急性中毒,長期接觸少量農藥也可產生不良後果;每年10%左右的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農藥引起的。
市售的蔬菜、水果絕大多數是符合規定要求的,但也有極少量蔬菜、水果含有農藥殘留。隻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控製和加工處理,就可以保證食用的安全。具體的方法如下:
第一,鼻嗅。購買新鮮蔬菜、水果時,用鼻嗅-嗅。注意鑒別是否有異味,不要購買有異味的蔬菜、水果。當嗅出有異味時,很可能是蔬菜、水果中施用了異味農藥或有農藥殘留而違反了安全規定,因而不要購買。
第二,去皮、洗滌。許多科學實驗證明,作物表皮含有更高的農藥殘留(比果實中心部分高5~10倍)。凡帶皮(殼)的蔬菜、水果要去皮後食用。對無法去皮處理的蔬菜、水果要用洗滌液或洗淨劑浸洗,洗滌液中含有堿性物質,可以破壞分解殘留在蔬菜、水果上的大部分農藥。
第三,蒸煮。在蔬菜、水果上使用的大多數農藥一般遇熱會降解。因此建議,在不影響烹調和營養價值的情況下,盡量將蔬菜切碎煮熟後食用。
此外,對冬天出售的蔬菜、水果也應保持警惕。冬天在溫室中生產的蔬菜同樣施用過農藥,冬天出售的水果大多經過保鮮、防黴處理,而有些防黴、保鮮劑正是農藥殺菌劑。因此也要按上麵所說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飲水安全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如果人體內的水量少了,會感到口於;含水總量失去10%~20%,生命就有危險;人若是一周以上不喝水,就可能喪命。人體總重量的55%~80%是由水分組成的(男子占65%~75%;婦女占55%~56%;兒童占70%~80%)。水分占了血液的83%,肌肉的75%,堅硬的骨骼中也含有水。人體內各種細16胞都需要水分才能發揮正常功能,這些水分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分,起著調節體溫、運送營養、排泄廢物、滋潤身心的重要作用。
既然水對人體健康如此重要,那麼就一定要注意飲水安全:
第一,不要喝生水。喝生水不衛生,未經消毒的生水含有細菌和寄生蟲卵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喝生水.容易引起傷寒、痢疾、肝炎、腸炎等疾病。漱口、洗菜用水,也要用千淨水。飲用井水、河水(湖、塘水)的家庭應進行消毒或過濾。
第二,不喝被人畜糞尿、垃圾髒物、農藥化肥、工業廢水等汙染水源的水。
第三,不喝重新加熱或在熱水瓶裏放了數天的熱水。因為裏麵的亞硝酸鹽增多了,而亞硝酸鹽是一種對人體極有害的東西,易誘發癌症。同樣道理,蒸鍋水也不能喝。
第四,要喝用自來水燒成的開水,有條件的要喝磁化水。實踐證明,長期飲用磁化水,不僅對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有較好的輔助療效,而且對健康人也有無病防病的保健功效。
第五,不要“開懷暢飲”。少年兒童口渴難忍時,見到水或飲料常常不顧一切地一陣狂飲。過量的水進人人體內,造成反射性地出汗使體內水分喪失更多,得不償失;而且,大量出汁會導致體內缺鹽,引發熱痙攣,出現缺鹽病症,甚至危及生命。
第六,不要口渴時才飲水。口幹舌燥表明人體中水分已失去平衡,人體細胞脫水已達到一定程度。如果這時才飲水已為時較晚,可能已給身體帶來某些不良影響。
第七,不要大量喝飲料。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糖分,飲料中糖分越髙,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再說,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飲,對消化道是一個以突然方式給予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和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