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走在創業的路上(1)(1 / 3)

在我們創業的過程中,經常是每走一步都會遇到困難,感到困難的威脅,進而有人感歎太累、太難,成功太遙遠,但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人生下來,注定要同困難打交道,或者是困難吞沒懦夫,或者是強者征服困難。每一位成功者都有一段辛酸的苦難征服史。

1.最重要的不是錢

你要想的是,如果沒有錢,你會怎麼做?

——史蒂夫·喬布斯

在喬布斯看來,創業就是與困難、失敗為伍。在困難和失敗麵前,很多平庸之輩都低下了自己的頭顱;隻有少數不甘心失敗者,才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挫折,奮力拚搏,創造新一輪的輝煌。

確實是這樣的,在波濤洶湧的商海當中,沒有一個創業者可以隨隨便便成功。遭遇挫折或失敗是很平常的事情,而這也是創業者必須越過的分水嶺。

對於年輕人來說,創業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遭遇到數不清的逆境與困難,而逆境與困難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選擇機製。越過逆境這座分水嶺,人生才能呈現一種嶄新的境界;否則,隻能是平庸一生,默默無聞下去。

有三隻蛤蟆不小心掉進了鮮奶桶裏。

第一隻蛤蟆說:“這是神的意誌。”於是,它盤起後腿,等待著。

第二隻蛤蟆說:“這桶太深了,沒有希望了。”於是,它被淹沒了。

第三隻蛤蟆說:“盡管掉到鮮奶桶裏,可我的後腿還能動。”於是,奮力地往上跳起來。

它時而在奶裏劃動,時而奮力往上跳,慢慢地,它覺得自己的後腿碰上了硬硬的東西,原來是鮮奶在蛤蟆後腿的攪拌下,漸漸地變成奶油了。憑著奶油的支撐,這隻蛤蟆跳出了鮮奶桶。

從這則寓言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對待逆境的心態不同,其結果也會大不一樣。

年輕人創業難免會掉進一個鮮奶桶裏,這隻鮮奶桶或許是資金的問題,或許是市場的問題,或許是其他什麼問題。但要知道,這些都不是阻礙我們創業的因素,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無論結果如何,隻要能夠動手,我們就應立刻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夠找到更好的方法,才更有可能成功。

的確如此,喬布斯被蘋果趕出來以後,麵臨著第二次創業。當時是1985年,他的矛盾心態如他自己所說:

“我不是個以權力為向導的人,我非常關心蘋果公司。我成年以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製造偉大的產品和建立偉大的公司中了,所以我將盡我所能促進蘋果公司的成長。如果那意味著我需要去打掃樓梯,我就會去打掃樓梯;如果那意味著我需要去清潔馬桶,我也會去清潔馬桶。”

對於一些人而言,當事情發生時,是非常困難的,你必須非常強烈地思索你的內在價值——什麼對你而言是真正重要的。當事情發生得很快時,你沒有時間仔細思考,他可能擾亂你的思緒。

1985年,喬布斯被逐出蘋果公司時,經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被貶,第二階段才是真正的離開。說上麵一番話時,是1985年6月底,喬布斯正處於被“貶”的時期,他還是心存幻想,想繼續留在蘋果公司。

雖然喬布斯有以上的矛盾心態,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第二次創業,並沒有留在蘋果。錢在當時對他來說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但要知道,當時的喬布斯並沒有迷失自己的方向,他明白自己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動起來,不論前方還有什麼倒黴的事情等著他。

其實,任何人創業,困難都會接踵而至,這種時候,不要寄希望於朋友或者親人,他們也許可以幫助你解決一兩個難題,但更多的困難總在路口的拐角處等著你,沒有人能夠幫助你扛下所有的困難,你必須獨自去麵對它們,這是成功必須的經曆。

2.創業要保持誠信

我絕對不會說服顧客去買他們不願意而且覺得不夠好的蘋果產品。

——史蒂夫·喬布斯

誠信,這兩個字,非同小可。作為年輕人,我們一定不能小覷了這兩個字。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存,國無信不興。誠信與否,不單單是個人問題,家國都離不了它的存在,對金融市場更是如此。想創業,就必須堅守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