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計劃一直延誤,今生夢想何時達成?

她以為,自己可以與非先生的那種執著劃清界限,等他了完業力自會離開吧。

安珀說:“你還沒有真正明白。一個人如果始終在你生命裏,你對他一定是負有某種責任的。在你還沒有看見的地方,一定還有隱藏的業力,需要你去做清理。”

語含非想起月圓那晚許的願。

那個男人真的就此消失了,而且不會再“回來”,但非先生還在。

“可是我能做什麼呢?我不知道現在的處境,我可以做什麼。”

安珀說:“在心裏愛一個人,用靈魂愛一個人,又不犯罪。你可以不執著於非要與他有結果,但在你感受得到彼此之間的愛意時,你為什麼不能去愛呢?”

語含非坦白承認,不敢。

安珀理解,但依舊表示她的擔心沒有必要。還從未有過一個人,因為純粹的愛,而被責罰的。

語含非問:“我如何才能判斷我的愛是純粹的,不是占有的,不是匱乏的?”

安珀說:“當你覺得快樂。無論與他怎樣地進展,你都覺得快樂;無論這段感情去向何方,你都覺得快樂;甚至你們見不見麵,你也依舊是快樂的。愛自由流動的時候,產生的就是快樂,不可能有別的。但凡你在愛中有一絲糾結與掙紮,都代表那個地方有一顆種子需要被清理。”

語含非仍舊似懂非懂。但她似乎也知道,是因為她心裏還有許許多多的種子等待被清理,所以她還在“清理吧,這生生世世積累的種子們,一個個送走你們,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語含非變得很認命。

也許真的是臣服了吧。

當你對自己的生命圖景一知半解時,你很難知道你有怎樣的業力,真的沒有受害者,每個人都曾在別人的輪回中製造過傷痛,也製造過歡愉。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業力。

但業力又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她喜歡張德芬的說法:“願力是我們想要走出觀念,找到人生出口的決心。念力是你想要攫取有為界事物的意念。業力是你行為累積的後果。”

語含非下定決心,開始完成力量源頭的其中一個作業——21天能量日記。21天中,要往課程平台不間斷地上傳日記。語含非知道21天對塑造一個人的習慣至關重要。但她也知道,對她這麼沒有耐性的人來說,堅持21天真的好困難。

所以她躊躇了好多天,才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挑戰。

其實能量日記挺簡單的,隻有幾個問題,你每天回答這些問題就可以。

第一個問題:關注全天的能量狀態。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讓我覺得幸福和喜悅。如果從0到10分,我給自己打幾分?

第二個問題:快樂地付出。我今天付出了什麼?提升了我怎樣的生命能量?

第三個問題:以人生規劃為中心。今天我讀過自己的人生規劃嗎?有任何完善嗎?

第四個問題:聚焦現階段的成長主題。今天我的人生功課完成情況怎樣?我有什麼領悟?明天我要進行哪些自我挑戰,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我用什麼成果或證據,能證明我挑戰成功?

第五個問題:廣結善緣。今天有哪些值得我感恩的新夥伴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我們是如何結緣的?我有什麼收獲?

第六個問題:信守承諾。我今天作出哪些承諾?計劃什麼時間兌現承諾?以前的承諾,進度如何?

第七個問題:換“心”行動。今天我遇到讓我有情緒的事情了嗎?如果有,經過是怎樣的?

1.負起責任:無論“故事”如何,我不指責別人。我是因,世界是果。外界的一切都是我的鏡子。

2.感謝提醒:感謝“神”讓這件事發生,讓我看到內心的種子、潛藏的業力。是我進行清理的時刻了,我喜悅地去麵對。

3.究竟根源:我是誰?這是一件什麼事?這件事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什麼模式?我多做了什麼,少做了什麼?

4.期待挑戰:感謝老天幫助我看清自己的內在。我發願麵對更大的挑戰,直至我真的學會這個功課。

5.感恩:感謝每個出現在這事件中的人,你們是我靈魂進化路上的貴人,無限感恩。

語含非第一天開始寫,就感受到這個日記設計之巧妙了。

寫到第三天,她開始拜服,因為她已然感受到效果。可能是惦記著晚上得寫日記,總結梳理一天發生的事情,語含非打起精神來,緊盯住全天的大事小情,包括情緒的細微變化,她都要留心。這種留心,讓她不再像過去那樣大大咧咧地或者說麻木不仁地就把一天過去了。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觀照”“覺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