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左右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決定當下的安寧
語含非繼續閉關、打坐、念經、靜心、看書、看電影……反正也沒有天使了,她就自己教育自己。
兩年以前,她在電影院看《盜夢空間》,才看了半個小時就被電話叫走了。
幸虧被叫走了,當時的語含非,看不懂電影裏那些人在搞什麼。
結果,這次再看,沒幾分鍾,她都想給編劇和導演跪下了——實在太無敵牛X了,把平行宇宙的理論,用得那麼出神入化。
電影裏,萊昂納多演的那個角色,在他的夢裏造了一個記憶樓層,最高一層是他與妻子最甜蜜幸福的時光;第二層是與孩子們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次之;第三層再次之……
他使用電梯,穿梭在不同樓層之間,重溫過去的美好回憶。
而B層的地下室,是他不願被觸及的傷痛,那裏鎖著他妻子跳樓自殺的記憶。
第二天早晨,語含非醒來。
在半夢半醒之間,依稀看到一幅畫麵,她站在山頂,麵朝大海,碧海藍天,微風吹拂,非常愜意。她往腳下看,則是懸崖峭壁,而且是分層的,每一層都裝著一個念頭或幾個念頭,隻要語含非被那個念頭抓住了,她就會被帶到那層去,離開山頂。
比如,有一層的念頭是:“我不能賴床了,我得起來工作,好多稿子要寫,好煩啊。”
如果她認同了這個念頭,她就會被帶到那層去,離開山頂的自在生活。
越往下的樓層,飄浮的念頭越負向,比如“自在是轉瞬即逝的,我就是一個糾結的人,我怎麼可能永遠快樂呢”;“都沒人愛我,我也沒有錢,事業也不成功,年歲漸長,活得好失敗”;“也不知道會不會交不起房租流離失所啊”……
看著看著,她覺得很好笑,怪不得,有時候她一睜開眼,就覺得自己能量低到不行,活著好沒勁。
原來,隻是因為她被某個樓層的念頭帶走了,或者說,她選擇相信了那個樓層的念頭。
於是乎,她就忘記自己原本是站在最高層、最開闊的地方,自在享受陽光、海洋、微風的了。
而她,真正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意識待在那裏,就可以體驗到圓滿具足,活在幸福與快樂之中。
“原來,心境的好壞、能量的高低,就在於你選擇相信哪個念頭,和它待在哪個平行宇宙裏。”
語含非對自己說:“慎選你每天第一個念頭啊。”
《盜夢空間》裏還有一段情節,萊昂納多向他的新助手那個小姑娘解釋造夢的原理。
他是這樣說的:“人在睡夢中,意識的運轉速度是清醒時的20倍,所以人能在瞬間就造就一個特別真實的夢境,環境啊,事件啊,人物啊,栩栩如生,但那就是個夢。但做夢的人是不知道的,一樣在夢裏又哭又笑,情緒特別真實。”
語含非就想到某天,她夢到剛剛新婚的表妹被謀殺了,她跟姨媽在一起哭得好傷心好傷心,然後就哭醒了,醒來還悵然若失。
“我常常因為別人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對我好、對我不好,做錯了、做對了這些事而煩惱,又或是因為生活的境遇,得意了失落了……那個人都不在這裏很多年了,那件事都結束一輩子了,我還對著那些記憶又哭又笑的,可不就是活在夢裏嗎?
“自以為是醒著時就是清醒的,其實仍舊在做夢啊。此生不就是來世的一個夢嗎?
“更別提還有夢中夢,夢中夢的夢,夢中夢的夢的夢……生生世世不願醒來,就在那夢裏又哭又笑,輪回著,經驗著。
“怪不得李爾納老師說,輪回是靈魂最大的執著;稻盛和夫也說,靈魂是所有業力儲存的地方……安珀啊安珀,原來你也沒有我想象中那樣清淨無染啊……哈哈哈哈。”
語含非居然在嘲笑她的靈魂。
安珀也不惱:“大夢誰先覺。誰先醒來,誰就自由了。我們的時候到了。”
非先生又來跟語含非“撒嬌”,說感冒了。
語含非心想,那就用靈氣幫他做一個遙距治療吧,反正看起來,“神”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打算讓他們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