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跟筆記本說話,一點都不奇怪。
她解開皮繩,掀到扉頁,發現已經寫了一些字,是送她筆記本的那個朋友寫的:
親愛的語含非:
祝你28歲生日快樂!
生命是很奇妙的,願你用這個本子記錄下你生命中的奇跡。
如果有可能,請你尋找到你的‘神’,請他嗬護你、照顧你、引導你,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你永遠的朋友:萱兒
看完這段話,語含非愣了一下。
她想到,昨天晚上跟萱兒一起慶祝生日時,她們聊的那個話題。
其實萱兒這個朋友,她也剛認識不久。她們是在一個身心靈成長工作坊上認識的。課程最後一天有一個練習,叫作“找自己”。所有的同學都在教室裏安靜地走著,用眼神去尋找一個讓自己最有感覺、想要跟他(她)結成一組的人。語含非與萱兒一眼就看到了彼此,然後就手拉著手站到了一個角落。
隨著老師的引導,她們深深地望進彼此的眼睛深處,深得像是要進入彼此的靈魂。
這時,老師請她們分成AB角,先由A來找自己,B放空自己,成為映照A內在自我的一麵鏡子。
那天的經曆讓語含非終生難忘。
當萱兒作為她的鏡子,映照出語含非的內在時,萱兒痛哭到蹲在地上站不起來。
語含非沒有想到,自己心底深處竟然有一個如此悲傷絕望的“內在小孩”,她一直在哭,等著別人來愛她,照顧她,但永遠都等不到……
關於“內在小孩”,語含非很早就從身心靈書籍中看到過這個名詞。她知道,它代表著一個人內在的創傷自我,而那個創傷阻礙了他(她)的心智年齡,跟隨身體年齡一同成長。
有可能,你已經50歲了,但你的內在小孩隻有5歲,因為發生在5歲時的一件事,深深地、深深地影響到你,讓你不願意長大。
但這樣的概念,此刻用活生生的一個人呈現出來給你看見,語含非實在是震撼。
也因為這次上課的緣分,她和萱兒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或者說,是心靈成長之路上的“同修”。
回歸正題。
萱兒昨天跟語含非提到,她最近在讀一本叫作《與神對話》的書。語含非也聽過這本書。
萱兒神秘兮兮地貼近她的耳朵:“告訴你,我前幾天偷偷地試著跟‘神’對話,結果讓我大吃一驚。”
語含非對這樣的故事意興闌珊。神啊鬼啊的,離她的生活好遠好遠。她覺得,與“神”對話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但萱兒很明確地告訴她:“不信的話,你自己試試。其實方法特別簡單,就是在紙上寫下你的問題,請你的‘神’給你答案。反正當我寫下了第一個問題時,筆就像被某種力量牽引著,一路不停地寫下去。然後我再問,他再答。當我意識到自己已經寫了很久,才發現,我竟然寫了滿滿10頁紙。我看了,那些話智慧得真不像是我寫出來的。”
語含非心裏暗暗想:“大姐,你可真能掰故事啊。”大概臉上也露出了不信的神情。
萱兒立刻說:“其實我也將信將疑的,但一切的事情真的都跟《與神對話》那本書裏寫的一樣。我也很困惑的。”
臨分別時,萱兒拿出了那個筆記本送給她,再次神秘兮兮地說:“語含非,你要不要也試試與‘神’對話?我們回頭交流。”
語含非給她一個白眼:“屁嘞,有那個工夫,我多寫幾篇稿子,賺到稿費請你吃大餐好不好?”萱兒大笑。
語含非想到這裏,再次凝望手中這個筆記本。
在夜半微黃的台燈光暈之中,它似乎真的有某種神奇的力量,召喚著她做一件她從未做過的事。而這件事,將改變她從此的生活。
語含非靜靜地拿著它,起身坐到寫字台前。
她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因為大腦一片空白,像是發生了某種短路。她下意識地拿起筆,在紫色筆記本的第一頁,寫下了一行字:
“請問,真的有‘神’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