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最後的防線(2)(2 / 2)

在範桃棒的幫助下,陳昕順利逃出敵營,潛入台城。陳昕帶來的消息,似乎給困守台城的武帝帶來一線生的希望。如果範桃棒真能從內部反戈一擊,既可動搖侯景的軍心,又能為四方勤王軍隊的救援贏得時間,應當支持。但太子蕭綱卻持不同意見,認為範桃棒在這時候投降,並不可信。萬一這又是侯景奸計,打開的城門隻怕就難以關閉了。武帝動怒,喝斥太子說:“優柔寡斷,必將貽誤戰機。”太子安慰父親說:“依靠範桃棒歸降改變局麵把握不大,等四方勤王的二十萬軍隊一舉撲來,不怕侯景不自行退兵。

武帝冷笑一聲說:“精良的軍隊不經戰鬥,就能奪得戰爭的勝利,頹萎之軍哪怕有千軍萬馬,也難以抵抗敵國的追兵。”一朝文武都相互發愣,都在咀嚼武帝這句耐人尋味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個範桃棒是鐵了心要歸降朝廷。消息已經走漏,範桃棒心急如焚,便又差人送信說,如果朝廷擔心我的三千人馬會趁機攻城,我隻帶三五隨從進城可否?蕭綱見範桃棒言語如此懇切,對範桃棒更加懷疑。左也是疑,右也是疑,範桃棒可惜錯誤地估計了形勢,錯誤地作出了歸降的決定。消息走漏,他隻有死這一條出路了。直到死,他也不能明白,為什麼朝廷不能認可他的忠心。

直到次年三月,台城仍在侯景叛軍的圍困之下。當初侯景打進建康後,建康民眾紛紛逃入台城,台城一下子擁有民眾十餘萬人,城中糧食稀少,蔬菜完全斷絕,無論政府軍還是叛軍,都麵臨著饑餓的威脅。而偏偏這時,又傳來大將羊侃病死的消息。聽說羊侃已死,侯景向他的謀士王偉說:“現在,台城內的蕭衍老兒不是無菜,而是無醬(將)。你就看我怎樣慢慢地整死蕭衍老兒吧。”

三月末,侯景忽然派他的使者於子悅來到城下喊話,要求和平談判撤軍問題。太子蕭綱連忙去報告武帝,武帝說:“簽城下之盟,真正是奇恥大辱。”

太子說:“台城被侯景圍困已久,城外的四方聯軍卻相互觀望,按兵不動,現在就隻有和談這一條路了。”

武帝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朕說過了,這是你自己的事,是談是戰,你自己定吧。”

蕭綱派出的談判代表很快就回來報告說,侯景要求割讓江西四州,他即可退回壽陽。蕭綱答應了侯景,同意割讓江西四州。但侯景又提出,要太子的兒子宣城王蕭大器親自護送他們西渡長江。蕭綱猶豫了,說:“國家到了這個份上,割讓四州尚可接受。但他要求宣城王蕭大器當作人質護送他離開建康,大器畢竟是皇上的孫子,這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

大臣們都不發表意見,太子蕭綱看了看他父親。武帝半躺在椅子上,微閉著雙眼,似有無限的倦意。蕭綱隻得忍痛讓他的兒子蕭大器當作人質,護送侯景西渡長江。對於南梁王朝來說,退走叛軍,解城下之危才是眼下最最要緊的事情。

然而蕭大器被當作人質送出城後,侯景卻一點也沒有退走的意思。過了很多天,侯景再次提出,因駐紮在壽陽的南梁將領蕭正表投降東魏,壽陽被東魏占據。他已失去最後根據地,要求武帝再把廣陵和譙州二地供他駐紮人馬。蕭綱向父親請求,卻見父親的腮邊滾下幾行老淚。蕭綱仿佛能猜出父親內心的傷痛。侯景獻出十三州土地就像夢一樣破碎了,而南梁的州郡卻不得不一塊一塊的被割讓給侯景。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夢啊!

南梁王朝割讓大片土地,原以為侯景即可退兵,沒想到侯景仍無退兵的跡象。蕭綱派出使者與侯景談判,侯景又說:“你的人馬切斷我退回譙州的道路,我從哪裏退兵?”蕭綱立刻又命令駐守白下的永安侯蕭會理讓出道路,容侯景軍隊敞開通行。蕭會理是蕭恢的兒子,武帝的侄兒。蕭會理堅決不肯撤出白下,並向朝廷聲言,朝廷糧草儲存在白下,白下一旦丟失,台城將徹底失去糧草供應。蕭綱命人前往白下,並吩咐說:“如果蕭會理不肯撤出白下,就取他的人頭來見我。”蕭會理隻得忍痛退避,然而侯景的軍隊路過白下就再也不肯離開,白下的糧食倉庫均被侯景占據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