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同泰寺的鍾聲(1 / 3)

立儲一事拖了很久,直到半年之後,武帝這才在太極殿召見文武大臣,宣布他將正式立二十九歲的三子蕭綱為皇太子。至此,曆時半年之久的立儲糾紛宣告結束。

梁中大通四年(公元532)正月初一,武帝為太子蕭綱在太極殿舉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禮。在此之前,武帝忽然想起當年陶弘景送給他的那兩把刀,他想把這兩把刀作為傳繼的信物交給蕭綱,結果隻找到“善勝”一刀,“威勝”卻不知去向,於是不得不取消了這一念頭。

太子即位大典結束後,武帝蕭衍像往年一樣前往南郊祭祀天地。按照慣例,這天上午,武帝要在太極殿宣布新的人事任命。皇親和官員們都在等待著,等待這個一年一度的升遷機會。果然,這天上午,武帝任命他的同父異母兄弟蕭偉為大司馬。這是武帝送給他年邁弟弟的最後的榮譽,蕭偉的年齡比武帝小了一輪。但身體一直不好,過了這個年,誰也不知道他是否還能再過第二個年;任命曾主動獻出壽陽的原北魏壽陽刺史元法僧為太尉。其餘對皇室的分封如下:除了已封蕭茺長子蕭歡為豫章王之後,又封蕭統次子蕭譽為河東王,蕭統三子蕭察嶽陽王。人們知道,由於武帝在立儲問題上的違背法統,朝野一直意見很大,已逝太子的三個兒子私下裏也頗多微詞。此次三位皇孫的分封地都是最富庶的所在,這樣的分封,也算是對三位皇孫最好的撫慰。

朝野在武帝立儲問題上的非議漸漸平息,蕭綱正式住進東宮。

與武帝沉迷於佛不同,太子蕭綱則熱衷於道。這期間,蕭綱不斷地請建康一些著名的道士在東宮開講道經,又請朱異去講《老子義》,全然不顧天監年初他老爹的《舍道歸佛》文。蕭綱雖然向往老莊的虛無,卻也一點不影響他寫出大量香豔濃烈的宮體詩。如著名的《詠內人晝眠》:“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簟紋生玉腕,香汗浸紅紗”;又有《美人晨妝》:“輕花鬢邊墮,微汗粉中光”,描寫美人出妝後的籲籲輕喘,柔弱憐愛,充滿了濃豔的色彩。甚至還有描寫同性之戀《孌童》之類。這些詩受到當時一些年輕詩人的熱烈追捧,成為時尚。蕭綱於是將當時最有影響的宮體詩領袖徐摛請入東宮做他的顧問,又吸納了包括年輕詩人庾信在內的當時京城一大批宮體詩詩人,就像當年的蕭子良一樣,在他的東宮形成一支龐大的文人集團。

這種宮體詩雖然成為當時極為時尚的一種流派,但卻不被正統的文學所接受。評論界認為,徐先生一派的文學輕佻膚淺,缺少風骨,且不乏色情,應當批判。所有這一切,都由朱異傳到武帝的耳裏。後來,連武帝最信任的丞相徐勉也寫起宮體詩來,終於引起武帝極大的不快。他命人將徐摛召來,他要像當年譏諷沈約一樣,狠狠譏諷這位宮體詩的領袖人物。然而當他與這位徐先生一番交談之後,竟立即就改變了對徐先生的看法。他開始認為,有時候感覺是錯誤的,就好比這位徐摛,雖然他寫過許多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稱的香豔詩歌,但他的人卻是極其正派,見解又是極其深刻,對儒、佛或是道,都有很深的研究,於是就讓徐先生出入於太子宮和皇宮之間。周舍死了,徐勉老了,何敬容遭人彈劾,武帝的身邊,現在就隻有朱異一人。隨著晚境的漸漸到來,武帝需要有更多的人來代替他打理朝政,好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研讀佛理,撰寫經疏。這種結果,卻不是朱異所願意看到的。徐摛的存在,必將形成對朱異的威脅,而徐摛引起武帝的注意,始作俑者又是自己,朱異真是後悔莫及。

好在後來的事情又急轉直下,這位徐先生又與天監年初的那個謝腓一樣,是一個性情中人,並不善於處理具體的事務。武帝在失望之餘,漸漸又多了些嗔怪的語言。朱異便趁機說:“徐先生老了,又性愛山水,其實他最希望的是陛下能讓他到一個山水俱佳的地方去做郡守。”武帝想都沒想,說:“那就讓他去新安郡(今浙江淳安縣一帶)做太守去吧。隻是要勸他,一把年紀了,多念念佛,別再寫那些肉麻的宮體詩了。”

徐先生對做官本來就沒有太大的興趣,皇上既然要派他到山水俱佳的新安郡去做太守,對於他真是求之不得。老先生帶著他的侍妾,樂得屁顛屁顛地到新安郡去過他的逍遙日月去了。

這一年七月七日,武帝在南郊祭壇為蕭綱完成太子冊封大典。做完了這件事,武帝感到身心疲憊。現在,他就想著哪天再去同泰寺舍身為寺奴,做幾天太平和尚,讓自己漸近衰老的身心得到哪怕片刻的休息。武帝準備入寺前,朱異將最後一份奏章遞給他,請他批閱。那是一份對武帝頌揚的奏章,讀著奏章,武帝臉上現出難得的笑意,說:“現在外界對立儲還會有什麼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