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很久沒有見到父親的蕭玉姚忽然讓人捎信給尊敬的父皇,說她實在是太想念父皇大人了,而且,她現在病了,她希望父親能垂憐於一個自幼失去母親的女兒,父皇大人可憐的女兒現在鬥膽請求父親能前來看她。
天下的父親,沒有不疼愛自己的親生兒女的,尤其是像梁武帝蕭衍這樣一個以慈愛作為自己人格修養的父親,雖然他是一位皇上。看到長女永興公主的信,蕭衍甚至在一時間有些慚愧。對於這個自幼失去母愛的長女,他一直很少關心。現在,當生病的永興公主提出要見父親時,作為父親,他實在沒有理由拒絕。然而細心的丁貴嬪卻多了一個心眼,當蕭衍離開東宮前往永興公主的寢宮時,丁貴嬪立即進行了嚴密的布置。
那天的情形的確讓漸近晚年的蕭衍傷痛至極,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親生的女兒永興公主,因為一樁不倫之戀,竟然要將父親送入死地。就在蕭衍沉浸在父女團聚的快樂之中,在他專心地傾聽著永興公主訴說著婚後的寂寞和對亡母的思念時,裝扮成宮女的殺手拔出了刀子。這時,那事先受丁貴嬪安排而埋伏在四周的侍衛們一擁而上,雙方的搏鬥並不對等,隻幾個回合,殺手被製服了。永興公主知道惡行敗露,慌忙跪倒在地,請求父皇饒她不死。當蕭衍得知他的親生女兒之所以要以愚蠢的方法殺掉他,隻是要讓她的六叔取而代之時,他對人間的情愫真正是絕望了。
很多年後,當蕭衍被一個叫侯景的人困在禁宮內,當在他饑餓和寒冷中回首往事時,他實在不能明白,以仁慈和大悲作為自己立身根本和治國方略的他,怎麼會落到所有的親人都變成仇家的地步,難道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因果嗎?
蕭玉姚死了,這個性格潑辣、嬌淫專橫的公主在某一天清晨用一根白綾自掛梁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宮中很少有人知道她自尋短見的原因,人們隻是說,公主太壓抑了,她貴為公主,卻活得並不愉快。她自幼失去母愛,又從來沒有自己的愛情,她在與叔父蕭宏的不倫之戀中嚐到的不是快樂,而是苦果。她一直生活在一種巨大的心理壓迫之下,她必須死,死是她唯一的選擇和結局。
梁武帝蕭衍為他的長女選擇的墓地就在他的發妻郗氏的墳墓附近。在葬埋蕭玉姚的過程中,蕭衍一直鐵青著臉坐在那片山頭上,遠遠地,他看著喪葬工們在挖穴、安葬。那一刻,他或許又想到他的發妻郗氏。他知道,蕭玉姚對他仇恨的種子,是早在她的母親死後不久就種下的。蕭玉姚未遂的謀殺,是母女兩代人仇恨的結果。直到那口棺材緩緩地落到墓穴,武帝忽然說了一句話:“現在,她們母女可以團聚了。”
幾天之後,傳來臨川王蕭宏病危的消息。蕭衍立即放下手中的經卷,帶著法王寺的慧雲以及六十名僧人一同趕到臨川王府。他拉著垂死的六弟的手,頓時淚流滿麵。他說:“老六,原諒你三哥,下輩子,還是好兄弟啊。”蕭宏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武帝會在這時候前來看他,更不會想到武帝會說出這句話來。他一時失去了記憶,竟真的覺得眼前的這個人有太多對不住自己的地方,於是他掙紮著,從嘴裏吐出一句並不完整的話來:“下輩子,我要……”一口痰堵住他的喉嚨,他一急,一口氣緩不過來,眼睛開始發直,因此誰也不知道蕭六爺下輩子到底要怎樣。這一輩子他要的太多了,財產、女人,還有一樁樁罪惡,一個邪惡的靈魂應有的,他都有了,那麼,他還要什麼呢?
武帝丟開那隻漸漸冰冷的手,吩咐慧雲為蕭宏超度。六十名僧人為蕭宏念起《往生咒》,隨著婉轉繚繞的“阿彌陀佛”聖號,蕭宏終於閉上了那雙邪惡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