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一朝文武,皆是詩人(1)(2 / 2)

任昉給蕭衍介紹著在場的每一位老臣和新人,讚賞著他們的詩名,如數家珍地數落著他們的軼聞典故。蕭衍興奮得難以自禁,說:“五百年來最優秀的文人們,都集中在朕的文華殿了吧。北伐已經結束,短期內不會再有仗打,我希望開創一個文治的時代。”任昉說:“臣相信,五百年後,後世人能夠記住的,就是劉宋的武功,陛下的文治了。”

曼妙的江南音樂奏起,隨著輕快的節奏,窈窕的宮女們一邊歌唱,一邊跳起歡快的舞蹈。蕭衍興之所至,他離開座席,踱到那彈奏古琴的樂手身邊。樂手低著頭退了出去,蕭衍坐到那架古琴前。他調整了一下思緒,在他的眼前,是三月的江南,是采菱的女子,是曼妙的春歌,是歡快的人群。他輕輕地撥動琴弦,隨著一陣抒情的慢板,樂曲的節奏開始加快,變成一陣輕鬆的快板。所有的文武大臣都熟悉這段樂曲,那正是皇上根據自己的詩歌譜曲的《采蓮曲》,於是,文武大臣們擊著掌,隨著皇上的琴聲,歡快地唱了起來:

遊戲五湖采蓮歸,發花田葉芳襲衣。

為君豔歌世所希,世所希。

有如玉,江南弄,采蓮曲……

此刻,蕭衍的眼前是那片草地,是謝家姐妹爽朗的笑聲,是謝采練活潑而歡快的琴聲。蕭衍已完全沉浸在那首樂曲裏,他的眼裏閃動著淚花,一滴淚珠落到琴弦上,在顫動的琴弦上濺發開來。沒有一個人能知道他內心的衝動,那種酸澀而甜蜜的衝動,隻有蕭衍自己能夠品咂出其中的滋味。終於,他在古琴上結束了最後一個滑音,雙手放落到膝上,回到眼前的現實中來。

激動的文武大臣們大聲地呼喊著:“萬歲!”“萬歲!”“萬歲!”

禦宴的一個節目結束,按照以往慣例,接下來,將要以酒作詩。就像以往每一次一樣,沈約成為這場節目的主持人。沈約走到人群中央,說:“戰爭結束了,然而我們不能忘記英明的皇帝陛下親自指揮的這次北伐,不能忘記在北伐中英勇獻身的南梁將士們。為此,我草擬一首小詩,以拋磚引玉。”於是,沈約揮舞著雙手,用他的吳儂方言吟詠起一首《從軍行》:

浮天出滄海,束馬渡交河。雪縈九折嶝,風卷萬裏波。維舟無夕島,秣驥乏平莎。淩濤富驚沫,援木闕垂蘿。玄埃晦朔日,白日照吳戈。晨裝豈轟警,夕壘詎淹和。

沈約的詩,獲得一片喝彩。蕭衍說:“沈尚書的《從軍行》寫得極有氣魄,是難得的一首征戰詩。朕也有詩一首,在此不揣冒昧,還請各位愛卿評點。”說著,就詠出一詩:

止殺心自詳,勝殘道未遍。四主漸懷音,九夷稍革麵。世治非去兵,國安豈忘戰。釣台聞史籍,岐陽書記傳。

沈約立即說:“是以殺止殺,還是以心製殺,英明的皇帝陛下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受皇上剛才這首詩的啟發,臣還有一首《樂未央》獻之。”

沈約的《樂未央》如下:

億舜日,萬堯年,詠《春歌》,歌《采蓮》,願雜百和氣,宛轉金爐前……

蕭衍對沈約的這首《樂未央》同樣給予極高的評價,說:“‘原雜百和氣,宛轉金爐前’好。朕的天下,就是要揉雜百和之氣,熔煉出萬世不變的治世箴言。”

沈約知道自己的詩正好寫出欲調和儒、釋、道三家之術,建立一個安定繁榮的南梁天下的蕭衍的心思,頓時就有幾分得意。但他還是謙虛地說:“論起詩名和詩品,陛下在當年的竟陵王府就拔居鼇頭,陛下的詩是幹將比邪,臣的詩是浮葉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