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雍州虎(2)(3 / 3)

蘇隆之趁機轉達蕭衍的許諾,說:“蕭寶卷荒淫亂國,又何必再為他繼續賣命?蕭衍順天應命,振臂一呼,天下響應。是戰是和,望刺史大人自己把握。”

陳伯之一把年紀了,本來隻想在富庶的江州過一過安穩日子,沒想到蕭寶卷將天下玩成這種模樣。他知道南齊的劫數將盡,但他對蕭衍也不太能吃得準,畢竟前有陳顯達,後有崔慧景謀反的例子。陳伯之不想急於表態,他還要再看看,看準了再下筷子不遲。他聽信了兒子的話,讓蘇隆之繼續回到蕭衍處轉達口信:“那就請轉告蕭將軍,關於和談之事,容再協商。”

然而一連幾天,江州方麵沒有任何行動。蕭衍知道,陳伯之這老家夥真正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給他一點厲害,他是不會輕易打開江州大門的。蕭衍派大將鄧元起向離江州最近的城池柴桑(今江西九江城郊)發動猛攻,自己帶大部人馬殿後,形成對江州的滅殺之勢。鄧元起不到半天就拿下柴桑。柴桑失守,陳伯之知道,真正是兵臨城下了,不得不打開城門,與蕭衍義軍作城下之盟。江州這最後一顆硬釘子,就這樣輕易地被拔除了。

這是齊永元三年(公元501)九月,蕭衍義軍自二月從雍州發兵,至此已是半年有餘,將士們已經夠疲勞。有將士建議,可在江州作短暫休整。然而第二天,即發生一起強奸事件和另一起搶劫事件。而案犯恰恰就是荊州兵鄧元起的一名部下。當那個被害人的老母哭訴著來到蕭衍帳前,請求公正時,鄧元起毫不手軟地就手刃了他的這名愛將。那顆罪惡的人頭就這樣被懸掛在潯陽城頭,一批批人前來蕭衍帳下,請求加入蕭衍義軍。

蕭衍不敢在江州久留,當即決定,第二天即順江東下,撲向襄坦。然而蕭穎胄那邊又出事了,原來巴西(今四川綿陽)太守魯休烈接到朝廷命令,起兵討伐叛臣蕭穎胄,幾天之內就到了離荊州州府所在地江陵幾十裏處的上明(今湖北枝江),蕭穎胄慌了手腳,火速派人向蕭衍討要救兵。蕭衍讓來人傳話給蕭穎胄,讓他自行解決魯休烈的事。此刻,蕭衍倒是真希望那個魯休烈能替他去狠狠收拾蕭穎胄,江陵暫時失守又算得了什麼?此時的蕭衍眼裏就隻有一個建康,建康就像一個絕色美人,將他的一顆心死死套住。他的眼裏再也沒有別的,何況一個江陵,何況一個蕭穎胄。

東征前,蕭衍對各州府再作精心部署。除雍州有蕭偉、蕭儋鎮守外,其餘各州同樣需小心從事,切不可掉以輕心,若再度丟失,前功盡棄。蕭衍命大將張法安守竟陵,韋睿鎮郢州,鄭紹叔守潯陽。蕭衍說:“世道昏懵,今我受和帝蕭寶融之命,替天行道,揮師東征,討伐獨夫,以固皇基。各位務必備足糧草,隨時接應東征義軍,大局當前,勝利在望。如果這時發生郢城斷後,潯陽不守或竟陵失據中的任何一種情況,就會導致東征大軍糧運不濟,援兵不至的嚴重後果,那麼,整個局勢將會在頃刻間逆轉,迄今為止的所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在此,蕭衍拜托了。”

鄭紹叔說:“大將軍隻管揮師東征,有紹叔在,潯陽城就在。”

老將韋睿說:“當初大將軍在雍州起事時,我即決定投奔大將軍,我的兩個犬子曾對此發出疑義。說這幾年,先有陳顯達起義,後有崔慧景起兵,均先後敗於朝廷,父親為何獨獨看好蕭衍?我回答他們說,陳顯達謹小慎微,本非濟世之才,崔慧景缺少智慧,又優柔寡斷,當然難成大業。在此亂世,唯有蕭大將軍能平定天下,成不世偉業。韋睿老矣,蒙大將軍不棄,委以郢州大任,韋睿父子願以死相報。”

張法安也當即立下軍令狀,願與竟陵共存亡。蕭衍眼中含著淚花,抱拳向大家一一致禮說:“如此說來,諸位就是我的蕭何、寇恂了。我等將士隻要齊心協力,建康城即被我們踏在腳下。一個改朝換代的時刻就要到來!”

將士們舉起拳頭,大聲呼喊:“建康!建康!”

蕭衍內心湧出一絲衝動。啊,建康,建康,這座有著二百年曆史,先後承載了四代王朝的都城在他的麵前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親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