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資本層麵的搏殺(1 / 2)

T�=''''97王振海很無所謂,他對江盛說:“現在遊戲業界,隻有一件投資大事,那就是星光和星辰遊戲的上市。鄭千鈞找我們,無非是想要在這裏下一刀賺一筆。”

他看得很透徹,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最能理解鄭千鈞。雖然大家的立場和基本麵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人。

他們對任何東西任何人都沒什麼忠誠心,心底最重要的隻有利益。鄭千鈞是個老辣的投資人,所以做得比王振海更絕,更無情。

“我們現在還能做什麼?跟風去買高鈺的股票?”江盛想不通。

或許星辰遊戲上市之後會有一個巨大的漲幅,在這時候跟風投資能有一些收益,但這也用不著鄭千鈞來組織。

“聽聽他怎麼說吧。”王振海隱隱有種預感,掌心濡濕,不自覺開始興奮。

地下的陰謀如同暗流湧動,水麵仍然是一片平靜。站在風口浪尖上的高鈺,如今心態很平靜,對他而言,上市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一項工作,即使估值再高,也並沒有讓他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他很清楚,這隻是紙麵上的財富,他想要穩住遊戲業界第一人的位置,在三大巨頭或明或暗的壓力下生存與成長,仍舊任重而道遠。

崔娜仍舊負責公司上市的業務,由於現在《英靈戰爭》手遊的火爆,高鈺的公司是塊香餑餑。那些高傲的投行經理們立刻換了一副臉色,崔娜更能夠掌控全局,看起來心情好了許多。

“目前來看,花旗和高盛的條件最好,不過高總,你真的不考慮摩根斯坦利麼?他們為了補救之前的傲慢,開出了不少平時根本不會答應的條件。”出於利益,崔娜對麵子和個人恩怨沒有那麼重視。

高鈺搖頭:“不差那麼一點兒。”

他雖然不是專家,但直覺敏銳,在他看來,各大投行的意見其實相當一致,給的條件也大同小異,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差別而已。

具體精確的細節把控,有崔娜這個專家來判斷就好,既然差距不大,偶然任性一下,又有什麼問題?

崔娜點頭同意,她也不想和高鈺爭辯,“如果是這樣,我們很大可能與高盛合作,將星辰與星光重新合並計算股份,並釋出10%的股份,1.52億股,每股作價8.4美元,預計募集資金13億美元左右。”

她的語氣輕描淡寫,但一個基本事實是按照這個估值,星辰與星光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市值130億美元,逼近1000億人民幣,是遊戲業界當之無愧的巨鱷,超級獨角獸。

距離上次星辰想要上市,也不過就過了短短一年多,但估值的增長已經是天壤之別。

對這數字高鈺也沒有太大訝異,隻是微微點點頭:“一切順利嗎?現在是別人求著我們,沒有必要那麼緊張。”

以星辰與星光兩家公司的現金流狀況,高鈺確實沒有上市募集資金的緊迫需求,他之所以選擇上市,無非隻是向資本方發出一個和解的信號,並且借助他們的力量來與國內的三巨頭周旋而已。

就像他說的一樣,現在不是他自己想上市,而是別人要拚命推動他上市。

崔娜苦笑:“你呀,對金融證券市場還是不了解,我們現在雖然看上去波瀾不驚,但真正上市的時候,恐怕還要有一場驚濤駭浪呢。”

撇開鄭千鈞不說,投資業界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動。這種超級獨角獸上市,必然引起一波行情,聞到血的鯊魚一樣的職業投資者如果不玩出自己的花樣,怎麼肯善罷甘休?

就是崔娜自己本人,盡管現在站在高鈺的同一立場,那也隻是因為她選擇的是“做多”而已。

一家新公司上市,嗜血的投資巨鱷們都會環繞觀察,尋找在其中賺取利潤的機會。而像星辰、星光這樣估值極高、業績極好,受到眾人期待追捧的新公司上市,更是能牽動所有國際資本的神經。

他們會綜合各種因素進行判斷,選擇是追漲還是殺跌,“做多”抑或“做空”,動用天量的資金和露骨的引導,可以進行完全偏離基本麵的操作。

既可以讓本身不夠優質的資產股價如吹氣球一般膨脹,也可以讓原本充滿潛力的新股逆勢下跌——最典型的操作就是中石油。

這家公司的淨利潤極高,基本盤極穩,一開盤就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企業。然後……就遭遇了暴風驟雨一般的狙擊。

主力機構在開盤當日就不斷拋售籌碼,打低股價,而充滿信心的散戶們一路接盤,於是讓機構成功逃頂,之後散戶發現股價下跌之後又引發恐慌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