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外星人也有記載。
最早的外星人出現在7000年前的賀蘭山岩畫中。在那些記載氏族公社生活的畫麵上,可以看到頭戴園形頭盔、身穿密封宇航服的人,與現代宇航員的形象極其相似。最令人驚歎的是賀蘭山南端、寧夏衝溝東的一幅岩畫。畫麵左上方有兩個旋轉的飛碟,飛碟開口處,一個身穿“宇航服”的人正飄然而下,地麵上的動物和人群在驚恐地跑散。這可能是外星人在賀蘭山一帶出現時的生動寫照。
據《拾遺記》載:4000年前堯帝時代,一巨大的船形飛行物飄浮在西海上空。船體亮光閃爍,緩緩飄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長滿白色的羽毛,無翅而能在高空翱翔。
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中,還記載著一件與火星人接觸的故事。在三國時期的吳國,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中出現一個長相怪異的孩子,地身高4尺,身穿藍衣,兩眼閃著銳利的光芒。
孩子們因從來沒有見過他,紛紛圍上來問長問短。藍衣孩子說:“我不是地球的人,而是一個火星人。看你們玩得開心,所以下來看看你們。”還說:“三國鼎立的局麵不會太長久,將來天下要歸司馬氏。”孩子們聽了到這一消息都嚇壞了,一個孩子飛快地去報告大人。當大人趕來時,火星人說聲“再見”,立即縮身跳到空中。大家抬頭看時,隻見一塊白色的絹布拖著長長的帶子,正疾速地向高空飛去。當時誰也不敢將此事張楊出去。此後過了4年,蜀亡。又過了17年,吳國也滅亡了。三國分裂混戰的局麵結束,由司馬氏統一了中國。這正應了火星人的預言。不管上述記載是否客觀,古人可能曾經見過一些異於地球人的人。
《宋史·五行誌》記載,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現了一人雞首人身的怪物,高約丈餘,大白天從高空中降落下來,在田野上行走,還試圖與人交談。有關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個戴著雞形頭盔的外星人。
我國有5000年文明的積累,古代史料更是浩如煙海,要從古籍中尋找“中國古代UFO事件”並不是什麼難事。最早的甚至追溯到古老的殷商時代,還有不少栩栩如生的記錄。如唐代《洞天集》中記載"嚴遵仙槎(cha)唐置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du蛀蝕)。李德裕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複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某些研究者認為,這裏說的“飛槎”,就是用高級材料做成的“宇宙飛船”。
沈括是否見過飛碟
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揚州明珠案”中講述了一件發生在嘉佑年間(公元11世紀)的奇事:“嘉佑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之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處,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出,如恒一金線。俄頃忽開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裏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
蘇軾的詩能否為沈括作證
宋代大詩人蘇軾的《遊金山寺》一詩作印證:“是時江生初開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有人進而認定,這首詩中所說的長長江中的“火炬”肯定是UFO無疑。既然這位大詩人在鎮江與揚州相距不遠,隻有一江之隔,不是相互印證嗎?接著,又有人考證出,在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上所記載的17種“異星”中,至少有5種是飛碟。之後,中國古代UFO真是可以用“不絕史書”來形容。如《漢書·天文誌》中有:“元平元年(前74年)……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眾星隨而西行”。
《五行誌》還記載有清康熙十二年三月發生的一件追捕外星人的事。當時有人看到一個黑麵人在空中飛馳,身上紅光閃閃,熠熠生輝,像是在空中放火的樣子。當官府捕快聞訊起來時,那人卻忽然不見了蹤影。
《清史稿·災異誌》則載有一例極似當今外星人擄人報道的事例。在清雍正三年七月,靈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與眾人入山砍竹。忽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失蹤了,140多天之後又莫名其妙地在家中出現,但是說話己語無倫次,怪誕不經。
史料中的外星人記載不僅反映了我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曆史文化,為長期未解的外星人之謎增添了古幽神奇的色彩,而且將為外星人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和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