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病好後,趙學群對他說:“你真的不能再運動了,否則,隨時有瘁死的危險。”麵對幹媽的警告,李連傑說:“怎麼樣我也要把《中華英雄》拍完,拍完以後我就什麼都不幹了。”此時李連傑健康狀況很差,黃秋燕看著他一天比一天瘦,心裏很著急,放下所有事務照顧李連傑的生活,協助他工作。當時,黃秋燕拍的《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在全國已經有了一些名氣,她身手淩厲,扮相清秀,電影《俠女十三妹》有意請黃秋燕演主角十三妹,電視劇《西遊記》也請過她,這些戲後來都轟動一時,但黃秋燕為了李連傑,統統推辭。
對於黃秋燕的這些舉動,李連傑都看在眼裏,說不感動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幹媽的點撥,於是,1987年6月的一天,李連傑突然對黃秋燕說:“我們認識也這麼久了,是不是該結婚了?”
黃秋燕等這句話恐怕也很久了,她欣然應允。李連傑又提出現在經濟上不寬裕,簡單領個證就可以了,一心愛慕他的黃秋燕也同意了。兩人草草領了結婚證書,沒有擺婚宴、辦儀式,也沒有告訴眾多親朋好友。事後,黃秋燕的父母到李連傑家拜訪,兩家長輩坐在一起吃了頓飯就當是認了親家。
婚後,小兩口住在北京德勝門內大街的老房子裏,那是一個裏外間,黃秋燕和李連傑住裏屋,李連傑的母親住外屋,兩間屋子的麵積還不到20平方米。對於平靜的婚姻生活,黃秋燕深感滿足,她對朋友說:“我們兩個20年來一起練功,感情自然地發展,生活平淡單調,很實在,沒有那麼浪漫,隻要跟他一起我就覺得開心,因為他的脾氣、性格都蠻好。”
1987年,李連傑寄予厚望的《中華英雄》正式上映,卻以失敗告終。其實,從早在1986年上映的《南北少林》的頹勢,就已經可窺見武俠片正在迅速降溫。盡管很多年後來看,《南北少林》無疑是導演劉家良硬橋硬馬的精心之作,片中李連傑、胡堅強和黃秋燕等人的表現也很出色,但可惜武俠片大勢已去。《南北少林》又趕在城市喜劇與“小馬哥”子彈紛飛的1986年推出,票房受到前後夾擊,最終損失不小,雖說拿到了近2000萬元港幣的票房,但與此前的期望還是有著很大差距。而一年後上映的《中華英雄》則幾乎讓李連傑摔得爬不起來,因為缺乏經驗,作為導演的李連傑對影片整體把握的失控,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武俠片已然式微,可謂是內憂外患,最終導致慘敗。
失敗的陰影讓李連傑一下子變得特別茫然,再度麵臨何去何從的問題。這時,出國成為一種熱潮,當時的報紙雜誌都在議論出國的問題,各種有關出國的報道也層出不窮。李連傑的一個朋友說:“你現在電影事業進入了低穀,你得改變一下了。”
1988年,李連傑帶著懷孕七個月的黃秋燕,以政府研究基金的名義赴美,打算大幹一番。他們在洛杉磯市郊貸款買了一幢房子,李連傑在當地開了一家拳館,以教拳為生,黃秋燕則在家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初到美國的李連傑每天閑居在家,除了教人打拳,也不外出,沉默寡言,他最喜歡吟誦嶽飛的《滿江紅》詞,每次吟起這首詞,心裏都會湧起一種壯誌未酬的情懷。因為喜歡這首詞,李連傑還根據《滿江紅》創作了一套“滿江紅拳”,把武術簡化,收發自如,這套動作打出來後,很有氣勢。但從一個萬眾矚目的電影明星,變成養家糊口的平凡拳師,這中間的巨大落差,仍然讓李連傑鬱鬱寡歡。身邊的妻子黃秋燕習武出身,性情單純直率,不是很能理解他的抱負和誌向。
平靜的日子沒有持續很久,大女兒李思就出生了,多添了一個人,生活的擔子一下子加重了,經濟上也就相對局促起來。1989年,隨著第二個女兒李苔蜜的出世,生活上的瑣碎和煩惱,讓李連傑和黃秋燕開始有了爭執,經濟上也就顯得更為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