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是理性還是衝動 (1)(1 / 3)

雖然李連傑與利智的婚姻從戀愛起到現在得到了很多祝福,但李連傑一直背負著拋妻棄子的罵名。利智雖已修成正果,但也曾長期背負著“第三者”的名聲。無論他倆現在有多麼美滿,對另一個女人的傷害卻是既成的事實,無法否認。更何況,對於第一任妻子黃秋燕昔日全身心的付出,李連傑時隔多年後隻給出這樣的結論:“第一次我不懂愛情。”

1.年輕時真不懂愛情嗎

漓江水麵風光旖旎,景色如畫,他和她之間不是冤家不聚頭,惡語相向,劍棍相搏,打來打去竟變為情投意合。山穀幽靜,耕牛悠閑,潺潺的林間小溪,俏皮可愛的他們,戲獅間眉目傳情,頭頸相磨,他和她的愛情在青紅赤白間飄散出來。

危難時候她幫他逃脫,他複又去和她同生共死。

“謝謝你救了我。”

“我說過要和你有難同當。”

“你一點不像壞人,我還騙了你一套少林棍法。”

“那是我心甘情願的,說起來我也戲弄過你幾次。”

這是影片《少林小子》裏三龍和三鳳在談情,但你也可以認為這是李連傑和黃秋燕在說愛,因為1984年上映的這部香港武俠片,正是李連傑和同門師姐黃秋燕的定情之作。

黃秋燕生於1961年,比李連傑大兩歲,出身於文藝軍人家庭,她的父親和母親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芭蕾舞演員。黃秋燕打小就活潑開朗,待人熱情,能歌善舞,很多親戚朋友都覺得她是一塊很好的舞蹈材料,父母也對她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天有不測風雲,文化大革命期間,黃秋燕的父母因為知識分子的身份而受到衝擊。為了不讓女兒以後有類似的人生波折,夫婦倆把正在上小學的黃秋燕送進了北京什刹海體育運動學校學習武術。

在那裏,她認識了同班的毛頭小子李連傑。從那時起,兩人學習、練功以及生活就都在這所學校裏度過,同一屋簷下朝夕相處、嬉戲打鬧,可以說黃秋燕與李連傑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

黃秋燕雖然沒有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但她獲得過北京市的女子蛇拳和劍術冠軍,她的身體柔韌性很好,韻律感很強,帶有一定的表演天賦,且表情豐富,這大概是她日後能順利成為《少林小子》女主角的原因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和李連傑的關係開始有點含混不清,既不像談戀愛又不像是姐弟。這種情形直到1980年李連傑被請去拍《少林寺》才發生質變,黃秋燕對李連傑的愛意浮出水麵。《少林寺》一拍就是兩年,李連傑不在的這段日子裏,黃秋燕每天在練功房獨自練功的時候,總是走神,腦海裏不停浮現李連傑的身影。這時,她才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心意。

黃秋燕的父親後來回憶說,從那時開始,女兒回家談到李連傑的次數也多了起來,經常稱讚他,李連傑拍《少林寺》的時候,黃秋燕在體校每月已經有了五塊錢工資,但她有時還會找父母要錢,後來夫婦倆才發現那是因為女兒經常買東西去李連傑家看望他的母親。

但黃秋燕沒有聲張,也不曾向父母提起她和李連傑之間曖昧不明的戀愛關係,還處處為他設想。

他們之間的關係逐漸明朗化是在1983年拍《少林寺》續集《少林小子》的時候。借助“少林寺”的餘威,導演張鑫炎想要拍攝“少林寺”三部曲,於是就找李連傑他們了解在練武過程中的趣事,一個好的構思誕生在了張鑫炎的腦海裏——他要講一個輕鬆活潑的武林故事,在美麗的漓江畔,有這麼兩家人,精通少林武功有八個兒子的龍家和以武當劍聞名有八個女兒的鮑家,在“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打鬧中,兩家兒女合力戰勝了前來尋仇的宿敵禿鷹,而且有情人終成眷屬。

男主角依然啟用業已憑借《少林寺》一夜成名的李連傑,可是對於女主角的人選,導演就犯了難。在那個年代找一個能打又長相清秀漂亮的女孩子實在是件傷腦筋的事,於是導演就到什刹海體育運動學校去挑演員,一下子就看到了黃秋燕,一個身手淩厲、長相可人的小姑娘,導演心裏就有譜了,女主角就是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