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大型的新聞事件現場直播,為保險起見會選用經驗豐富的主播,他必須具備豐富的采、編、播經驗,熟悉直播流程,對各種可以預見、不可預見的危機能作出技術性處理。很重要的一點,主播必須要有我們之前提到的十分過硬的專業能力及心理素質,遇事沉著不慌,對事情的處理靈巧機敏。
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電視新聞主播主要是“靠嘴皮子”功夫吃飯的人,語言表達能力是專業基本功之一。具體講,電視新聞主播一方麵應有直播現場即興串聯各種形式新聞信息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麵具有適應各種新聞傳播形態的語體要求,即熟練掌握播報有稿新聞的播報體,連線、訪談、串聯的談話體,新聞評議的議論體等。
與錄播節目不同的是,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主播的表達具有瞬時性,說出去的話不能通過後期剪輯刪除、修改,同時直播節目更多考驗的是主持人的即興語言組織能力,因為來自新聞現場的信息是隨時變化的,主持人必須根據變化的新聞信息隨時組織語言,進行描述、介紹或分析、評價;前方記者的報道或演播室嘉賓的觀點需要主播加以反饋或總結。所以新聞主播在具有較強有稿播音的基礎上,更需加強無稿播音的能力。總體而言,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主播的語言表達應清楚、準確、流暢,善於運用語言表達技巧。
五、合格的采訪能力
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主播也應該是一名好記者。國外的電視新聞主播都是從記者當中挑選的。綜觀我國電視媒體,大多數優秀的電視新聞主播如白岩鬆、張泉靈、董倩等都有較強的新聞采訪、對話能力。雖然不是每一檔電視新聞節目中都有采訪,但是電視新聞主播必須具備一定的采訪能力。重大新聞事件的現場直播都會有與記者、當事人連線,與演播室嘉賓訪談,主播與他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就是一種采訪。不僅如此,一些新聞直播節目有時還會讓主播電話采訪新聞事件的當事人。相對記者而言,主播承擔的采訪任務並不輕。這不僅是節目的需要,更是傳媒服務受眾的需要。優秀的新聞主播能夠做到采訪視角、內容與觀眾合而為一,在直播有限的時間內提出觀眾欲知未知、想問而沒有機會提問的問題,滿足觀眾的信息期待。提問是采訪的靈魂,能夠及時提出觀眾想知道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問題的主播才是優秀的主播。盡管在采訪中,被采訪的主體是記者、專家、學者或新聞當事人,但主播問什麼、怎麼問,往往決定了直播報道切入的角度、解讀的深度、表述的方式。因此,新聞直播對主播的問題設置、問話方式和提問技巧以及如何打斷對方的無用信息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包括對現場的交流氣氛、話題走向、話論把控等,這些對整個新聞直播的推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央視新聞主播徐俐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就提到,現在都講究新聞的時效性,新聞發生後必須第一時間播出,而在節目中播讀完最新消息後,立刻要求你對前方記者進行采訪,此時不會有編輯或導播給你事先提供問題,所以要求主播在每次上節目前都必須關注時事,對各種新聞事件都比較了解,在遇到這種突發新聞事件時,才能以普通觀眾的視角切入,將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提出來。
提問是采訪最核心的內容,所以,新聞主播應有“受本位”的新聞理念,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去洞察社會現象背後的本質,麵對新聞事件迅速作出冷靜而準確的分析和判斷,以其敏銳的新聞觸覺迅速找到問題的切入口,引出自己的提問。在電視新聞直播報道的采訪中,除了問題的設計,有時主播說話的語氣也是影響采訪效果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六、恰當的即興評論能力
電視新聞事業的進步以及直播時代的到來,對新聞主播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其中,評論能力被看作是電視直播時代主播綜合素養和水平的最高體現。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主播一方麵接收來自前方的最新消息,一方麵要即時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總結,形成態度,並傳達給電視機前的觀眾。這個過程完全是在電視觀眾的“監視”下完成的,對主播來說既是心理的大挑戰,也是新聞專業素養的大挑戰。主播不僅要保證自己觀點和態度的正確無誤,還得注意語言的精煉、扼要,既要說得對、說得好,還要注意語言恰到好處,否則傳播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具體來說,一方麵,主播要在連線結束後,迅速地總結概括出主要內容,提煉出最有價值的信息,讓觀眾詳細了解事件發展的情況和意義;另一方麵,由於新聞事件並不是時時都有新進展,為了保持直播節目的連續性,填補直播時間的空白,有時要求主播通過精煉恰當的評論做好節目的銜接。需要注意的是,太多的評論有時又會產生過猶不及的效果,所以主播在演播室主持中要注意評論的必要性、方式及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