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當你自以為是的時候——錯覺讓我們不知所措(1)(2 / 2)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邊際效益遞減

因為人的感覺適應性變化,事物的“邊際效益”也會發生變化。同樣的物品對於不同需求狀態的人,其效益是不一樣的。對於一個十分饑餓的人來說,即使是一個饅頭也會吃得十分香甜,而對於一個吃飽的人來說,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沒有太大的胃口了。這就是說,人的滿足感會隨著物品的增多而遞減,而物品的效益也會隨著人們滿足感的遞減而遞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聽到人們諸多的抱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人家什麼都不幹,輕輕鬆鬆地就賺好幾十萬,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卻隻掙這麼點錢!”“命運就是這麼不公,我經曆這麼多的苦難,還是一事無成,而身邊的人卻都比我做得好!”

太看重結果

人們為什麼總是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呢?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不滿情緒的宣泄,但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一種錯誤的心理視覺。這些人把目光過多地集中在自己所受的苦難,以及別人所獲得的成功上,而看不到別人所經曆的挫折。過分地看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就會產生這種抱怨心理。

視角不同,心態不同,人們看到問題的觀點就不同,因此產生的心理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庸人在苦難麵前隻看到了自己的疼痛,所以抱怨;天才在苦難麵前看到了希望,因此學會了感謝。美國股票大王賀希哈曾說:“不要問我能贏多少,而是問我能輸得起多少。”隻有學會承擔苦難,才會獲得成功。

學會珍視挫折

法國文學家巴爾紮克曾說:“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任何學習,都不如一個人在受到屈辱時學得迅速、深刻、持久,因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接觸實際、了解社會,使人得到提升、鍛煉,從而為自己鋪就一條成功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是挫折、打擊或是挑戰的事件,事實上卻能賦予我們更上一層樓的動力。挫折是煉金石,許多挫折往往是好的開始。養成“珍視挫折”的習慣,把它當作財富,才會造就精彩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雖然人們也知道算命有些“蒙人”的嫌疑,但是很多受過算命先生“指點”的人,都會覺得算命先生說得很準。難道算命先生真的能夠洞察過去,預知未來?

自我求證心理

心理學家對“算命”的現象深入研究後發現,算命先生之所以說得如此之準,隻是利用了人們的“自我求證”心理,把人們引入到他設置的“陷阱”之中而已。

算命先生向被算命的人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語意不明確的,因為語意不明確的問話容易讓人們向自己認定的方向去推測和想象。例如,有時算命先生會問:“你家門口是否有棵大樹?”如果有,你就會認為他果然能掐會算;如果沒有,他會一本正經地說:“哦,沒有最好。”好像他原本便希望沒有這棵樹。

有時算命先生會說:“你和水是比較有緣的。”這樣的話往往會激發人們的自我求證心理,不由自主地去把自己一切與水有關的經曆或事物都找出來,來證明自己確實與水有關,結果反而覺得:真是神了!他怎麼知道呢?而事實上這一切卻是被正在算命的人自己“算”出來的。

不動聲色的心理暗示

“算”術高超的算命先生往往都是善於設置“心理陷阱”的高手,他們能夠從很多細節中發現和總結有效的信息,抓住被算命人的心理,在詢問以及對話中對其進行不動聲色的暗示,使其主動掉進自己設計好的“陷阱”之中。例如,算命先生總會告訴被算命人要心誠,“心誠則靈”,這其實就是對他們的一個肯定性的暗示,讓其對自己持讚同的態度。在產生信任的前提下,你的思路當然就很容易順著算命先生的某種提示走了。

人們在玩“擲骰子”的賭博遊戲時,會在心裏想著擲出某個點數,口中也會小聲地喊著。並且拿著骰子的手也會不自覺地用力,其實,這些小動作對結果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人在潛意識裏覺得這樣做自己可以控製骰子,擲出自己想要的點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