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村莊,三麵環山,隻有一條小路通向外界。這裏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習俗——“登煙霞”,一旦有人去世,就會堆起柴草,將亡者的屍體放在柴堆上,用火慢慢熏烤,直到煙氣緩緩升起,仿佛亡者的靈魂隨之飛升,這被認為是成仙的象征。
這個習俗的起源已經無從考證,但村裏人對此深信不疑。大人們總是嚴肅地告訴孩子們:“死者登煙霞,才得以永生。”然而,近幾年村裏的登煙霞儀式似乎變得愈發頻繁,老人們接二連三地離世,甚至一些年輕力壯的人也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去世。村民們漸漸感到不安,卻始終不敢違背習俗,依舊照舊舉行登煙霞儀式。
一日,村裏的一位年輕人小秋回村探親。他從外地讀書歸來,對村裏的習俗和氛圍頗感興趣,尤其是登煙霞的故事。他的爺爺王老漢是村裏的長者,曾經多次主持登煙霞儀式,小秋決定從爺爺那裏了解更多。
“爺爺,您見過多少次登煙霞了?”小秋好奇地問。
王老漢沉默了片刻,眼神有些陰鬱,“太多了,每一次都不一樣,每一次都讓人心驚。”他說話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隱藏著什麼不願說出口的秘密。
小秋追問道:“那麼,這到底有什麼講究嗎?為什麼要這樣做?”
王老漢歎了口氣,終於開口:“登煙霞,是為了讓死者的魂魄能夠升天成仙,不再受地獄之苦。可是……近些年來,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他突然停下,抬頭望向村外的山巒,目光深邃而憂慮。小秋感到一陣寒意,決定晚上再悄悄去山上的祭壇看看。
夜深人靜,月光如水。小秋拿起手電筒,悄悄走向村後的山路。山路崎嶇難行,周圍隻有蟲鳴和風聲,小秋的心跳加快,四周靜得令人不安。他走了大約一個小時,終於來到山頂的祭壇。
祭壇上有一個巨大的柴堆,旁邊放著幾塊被熏得焦黑的石板。小秋的手電筒光束掃過,突然,他看到柴堆旁的地上似乎有一塊新鮮的泥土。他心頭一緊,蹲下去撥開泥土,發現下麵竟然埋著一具尚未完全腐爛的屍體!
小秋心中一震,正準備離開,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他急忙轉身,卻隻看到一團煙霧在月光下飄動,那煙霧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空中盤旋,逐漸形成一個模糊的人的形狀。
“是誰!”小秋顫聲喊道,但那煙霧形狀的“人”沒有回答,反而一步步逼近,仿佛要將他吞噬。小秋大喊一聲,轉身就跑,卻聽到那煙霧在他身後追趕,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他慌不擇路地衝下山去,直到摔倒在一個樹根前,才終於停了下來。小秋喘息著回頭望去,煙霧已經不見了,夜色下的山路又恢複了平靜。
他慢慢站起來,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恐懼。他回到村子,第一時間找到爺爺,把剛才看到的一切告訴了他。
王老漢聽完後,臉色驟變。他緩緩說道:“看來,你也見到了……那煙魂。”
小秋不解:“煙魂?”
王老漢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做出了某種決定。他看著小秋,說道:“其實,我早就懷疑,這登煙霞的儀式,可能早已被某種邪惡力量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