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蓄謀已久(1 / 2)

楊玄感造反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想法的?從他爸爸楊素去世就開始了。他蓄意造反,有兩個理由。

第一,隋煬帝對他有殺父之仇。此前寫到,楊素為隋煬帝立過大功,功高震主,難免讓隋煬帝產生了猜忌之心。正好當時楊素生病,隋煬帝天天派禦醫探望,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巴不得楊素早一天死。楊素看到皇帝這麼迫不及待,長歎一聲,放棄治療,主動病死了。

楊素死後,隋煬帝還不放心,又找了一個由頭,把他的弟弟楊約免職,楊約也因此鬱鬱而終。換言之,楊素兄弟之死,隋煬帝都脫不了幹係。這些事情,楊玄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爸爸和叔叔都為隋煬帝的帝業殫精竭慮,最後竟然落得如此下場,這真是讓他傷透了心。

這也罷了,更讓他難以容忍的是,楊素葬禮之後,隋煬帝一不留神,說了一句:“使素不死,夷其九族。”這句狠話傳到楊玄感耳朵裏,他的心情就更複雜了。看來,隋煬帝對他們一家子都不放心啊。本來還隻是一個殺父之仇,現在,又增加了切身利害,楊玄感跟隋煬帝之間就有點不共戴天的味道了。

第二,楊玄感也有個人野心。楊玄感出身關隴貴族集團,這個集團的特點就是皇帝輪流做。最開始是姓元的當西魏皇帝,然後是姓宇文的當北周皇帝,現在改成姓楊的當隋朝皇帝,輪來輪去,總在這個圈子裏轉悠。

楊玄感也出身於這個圈子,而且在圈子裏的地位還挺高,這就讓他不安分起來。在他看來,爸爸楊素掌權那麼多年,門生故吏遍天下,自己也整天招賢納士,人氣十足,這可都是政治資本。既然有人擁戴,焉知這位子不會輪到他家裏?這樣一來,楊玄感又多了幾分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說,楊玄感是早有反心,隻等恰當的機會了。

機會在哪裏呢?楊玄感找到的第一個機會還真不是東征高句麗,而是隋煬帝西巡。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從青海經大鬥拔穀穿越祁連山,進入河西走廊。這條路非常艱苦,最窄的地方隻能容許一個人通過,所以,即使貴為天子,也隻能是自己照顧自己。另外,因為人馬太多,一天之內不能過完,到夜裏,還要在山穀裏搭帳篷露宿。這意味著皇帝的安保工作很難周密。

皇帝的安保不嚴格,對楊玄感來講可是難得的時機。所以,當時楊玄感就想趁亂襲擊隋煬帝的行宮。可是,就在他躍躍欲試的時候,他的叔叔楊慎把他拉住了。楊慎說:“士心尚一,國未有釁,不可圖也。”現在隋煬帝還比較得人心,國家也沒遇到什麼問題,你要殺皇帝,絕對沒有好下場。言外之意,你要殺皇帝我不反對,但是,總要等時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