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1 / 3)

想到這裏,我想對爸爸說:“爸爸,您辛苦了!”

難忘的夏令營早餐

在原來的小學,我老是抱怨那裏的食物不好吃,因此,每當同學們排隊去吃飯時,我就想盡一切辦法來逃過吃飯這一“劫”,躲在課桌下,廁所裏,有時候還躲進老師的講台櫃裏,等到外麵沒動靜了,才出來鬆一口氣。日子長了,我就成為了班裏聞名的“逃犯(飯)”。

暑假裏,媽媽為了讓我吃一下苦,就給我報了一個夏令營。我連聲拒絕:“我肯定不會喜歡那裏的夥食。”我覺得,哪裏的飯菜也沒有家裏的香。可最後,我還是被迫去了那個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

在夏令營的第一個早晨,我們排隊去吃早餐,早餐雖然很豐富:有包子、麵包、雞蛋和綠豆湯,但我必竟是一個“挑剔鬼”,這些食物我連看都不看一眼就像平時一樣逃離了。第二天,我還能忍受得住饑餓,第三天,我也能勉強,可到了第四天我堅持不住了,是呀!還有二十多天呀,總不能不吃也不喝!於是我抓起身邊一個包子,勉強往嘴裏塞,“哇!”我忍不住大叫一聲。沒想到世界上竟有如此美味的包子,我滿嘴流油,嘴角還冒出一股特殊的香氣。油滋滋,香噴噴的包子……我一下子喜歡上了夏令營的早餐!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慢慢適應了那兒的生活,更喜歡上了那兒的包子,但是夏令營規定:每天早上隻能吃兩個包子,我多想再吃一個呀!

夏令營結束了,我回到家中,仍想著那兒的早餐——包子,我一下子買了七個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可沒多久我就吃厭了。一樣的油滋滋,香噴噴,可為什麼家裏的包子沒有夏令營的美味呢?

現在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饑餓。一個人隻要經曆過饑餓,才能倍感到食物的珍貴,才能珍惜幸福。這也是媽媽讓我參加那次夏令營的良苦用心吧!

我的新習慣

有一句話說:“閱讀是語文的基礎”。以前,我不大喜歡閱讀,所以,語文成績也不怎麼好。可自打我轉進江北實驗小學後,我就養成了愛閱讀的習慣。

我們的語文老師——紅老師非常重視我們的閱讀。有時臨近放學時,會向我們推薦幾本好書。我轉進來的那個學期,紅老師向我們推薦的第一本書是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作品——《第七條獵狗》。我不喜歡閱讀,於是就不以為然把老師的建議拋在腦後。

第二天,我發現不少同學購買了那本《第七條獵狗》。我驚訝地看見,他們看起書來好像一點也不厭倦,津津有味,有的人臉上還帶著悲哀的神情,全身心地進入書中世界。

真的有這麼好看嗎?我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出於好奇,我也請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第七條獵狗》。翻開本子,閱讀裏麵的文章,一開始覺得內容平淡無奇,可漸漸地,我也被故事情節吸引住了。看到獵狗赤利被主人誤會,我真想走到書裏去告訴主人真相!

最後,赤利為救主人被豺狼咬死了。全文結構緊湊,描寫細膩,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此後,我開始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開始搜集各種書籍。因此,作文、閱讀水平也得到了明顯地提升。

現在,當你跨進我的書房,便會發現書架已被大大小小的書籍擠滿了。閱讀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通往學習科學知識的大門。

整理房間記

“曉博,快來看看你的房間!”在我房間裏忙得不可開交的媽媽向我叫道。“實在太亂了,你自己不會收拾嗎?”我聽了疾步往樓上跑去。

進入房間,呈現在我麵前的是一片狼藉:玩具小卡片散落一地,密密麻麻都快成了地毯;被子無力的趴在地上;一些磁盤七零八落地掉在地上,就連書本也像一條長龍似的排在地上……“如果十分鍾內不整理好的話,我就將它們當垃圾處置。”媽媽說完,“咚”一下關上了門走了。我朝她作了一個鬼臉,一回頭又一籌莫展地望著這“美麗”的景色。這裏那麼亂,該從哪兒下手呢?

我順手將卡片堆積起來,想把它們全部拿在手裏,再一次性放進抽屜,可快完成時,手指一滑,卡片又天女散花似地灑在地上,唉!前功盡棄,看來,還得慢慢來才行。接下來是磁盤,我將他們高高地疊在一起後托在手心上,重量還真不小,我一隻手托不動,剛想換一隻手時,隻聽“咣”的巨響,連隔壁正在小睡的哥哥都被驚醒了,卡片的悲劇又重演了,我再次小心冀冀地將它們收拾起來。

當我整理完時,確是另一番景象:本來亂七八糟的房間,現在變得井然有序。卡片一張不差地放進了抽屜裏,磁盤一張挨著一張地放在盒子裏,書本有序地排列在書架裏,被子也被疊得整整齊齊的。我望著這煥然一新的房間,不知不覺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

正在這時,我突然感受到了什麼:房間不就像我們的人生?房間裏的東西就像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種障礙,隻要不斷有序地去整理,這就能使我們的房間更美麗,使我們的人生更美好!

豆豆

在我們小區大門旁的一間店麵房裏,住著一個快上小學的男孩,小名叫“豆豆”。第一眼見到他的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個活潑可愛、討人喜歡的孩子。可我們這些與他相處許久的人來說,對他可沒有什麼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