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不要自己洗衣服(3 / 3)

對此我深有體會。就我個人來說,想要達到這種家中無雜物的狀態真的有些難。我家看起來就像TLC電視台家庭大掃除節目中的“沒打掃之前”的景象。我一直是一個亂糟糟的人,雖然我有足夠的自知之明,可還是改不了。我丈夫也沒比我好多少。所以,過去我們一家三口擠在一室一廳的公寓裏時,為了找到稅務局給我的一份重要文件,我得從桌子上收走兩袋垃圾,最後我決定請一個專業整理者。

專業整理這個領域相對來說還比較新,而且完全是新世紀的產物。過去,從來沒有哪個職位是為了“保證我的個人物品都放在合適的位置,以便我需要的時候馬上就能找到”設立的,就如朱迪·塞菲斯在她著名的文章《女士》中寫道。斯坦德林·羅伯遜(前美國職業整理者協會會長,一家整理公司“物回原處”的擁有者)幾年前告訴我,她曾經把自己對於整理衣櫥作為一項行業的設想向一位高中老師描述。那個老師對她說,“你其實是想成為一個妻子。”

然而事實不是這樣。整理物品這項任務需要技術,就像設計廣告詞需要技術一樣。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擁有這門技術,但有些人能做得更好。專業整理行業的可笑之處不是它的存在,而是,過去所有的女人都理所當然地將其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看了看我自己淩亂的房子,我很確定整理物品這件事不是我的核心競爭力。至少我在遇到詹尼·薩蘭–瓊斯前一直這麼覺得。她在紐約開了一家名為“整理我”的公司。她曾經來過我家做評估。兩個小時中,她研究了我的家庭辦公室、孩子房間。與此同時,我也研究了她的工作方法。她小心翼翼地檢查了我擺滿書的書櫥。她打開我的衣櫃,問我知不知道裏麵都有些什麼。她把放在幾個幫寶適盒子上麵的一籃子尿布和濕紙巾記錄了下來,還有桌子上高高的一堆垃圾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隨後我們坐了下來。

“最新消息是,”她說,“你們家務做得很好。”我抬起了眉毛。她的解釋如下:我們成功在一室一廳的房子裏餐廳的凹室裏麵騰出來了一個嬰兒室,而且看起來布局還不錯。實際上,它看起來還過得去是因為我們雇了個人給我們挑選放在裏麵的家具,不過這也就是我們唯一的優點了。經過證明,我們其實有精力把垃圾在眾多雜物中分出來再把它們扔掉。盡管我們的時間安排很滿,但是我們還是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擁有一份有條理的生活的標準還真低)。我們並不是沒有條理。“你們太懶了,”她說。的確是這樣,我們每天都走過兒子放了一大堆東西的車座,雖然我們很清楚其實我們在長島市租了一個儲藏室,可就是不收拾。我們懶到即使打車都不收拾車座,直到很久之後,我們有了第二胎需要嬰兒用品時,才去收拾它。“你能得80分,”她說,“然後剩下了那20分,你著實做得不怎麼樣。”

在整理家務這件事上,我從來都沒得過80分,於是那次評估的之後,我們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持續地保持了家的整齊。如果你需要實踐經驗,我推薦你查看一下FlyLady.net這個網站。那上麵的建議多種多樣,其中包括“27部曲拋物策略”,意思是說提著垃圾袋走一圈,同時扔掉27樣東西。為什麼是27件呢?27件足夠可以讓你作出改變,而且絕對能讓這個策略變成一個遊戲,尤其當你跟著音樂跳舞時。堅持一個月每天都花15分鍾的時間來處理那些放在桌麵上的雜物。每個人都能在一周的168小時中找出105分鍾,尤其當你把這105分鍾分成5分鍾的小時間段時。

利用這些5分鍾的小時間段之後,我做了一個信件儲藏處。我還找了一個閃光的托盤,讓老公把他從包裏拿出來的雜物放在裏麵,他到家後,把錢包和鑰匙放在裏麵,這樣就不會被撒上水了。此外,我還找了一個防水袋來收集兒子的浴缸玩具,還有一些玩具籃來收集他的其他東西,這樣他可以幫父母收拾自己的雜物。出人意料的是,我兒子居然喜歡收拾自己的東西。在他的第一次幼兒園家長會上,他的老師告訴我們,每當孩子們唱起掃除歌時他最積極,總是搶著把自己的玩具收集起來,還確保別的孩子也都收拾自己的東西。了解到這一點,我們對收拾雜物的重要性更高了。很明顯,亂糟糟的狀態著實讓兒子感到很焦慮。

我並不是說上述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來簡單。我一直堅持收拾雜物的原因之一是,擔心自己以後要用什麼東西的時候找不到。事實證明,情況的確如此。我收藏的雜誌很多,都成了火災隱患,於是在搬家時,我一股腦兒把95%的雜誌都扔掉了。結果,寫本書時,我突然發現要用一個實際上已經被我扔掉的故事。我隻能模糊地想起來那本雜誌是什麼時候的。我花了20分鍾在網上搜出了發行日期,然後又花了20美元在一個收藏者手裏購買了這本雜誌。雖然要花費工夫,但在一個龐大的計劃裏麵,能用20分鍾、20美元解決的事情可能也沒什麼大不了。

擁有一個幹淨整潔的桌麵,為所有的雜物都找到儲藏箱。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你會發現整理房間並不是太困難。每天花費不到20分鍾就能讓家裏所有東西都在你的掌控之下。不過千萬不要打開我的衣櫥。相信我。

討厭的小事情

麵對總是重複的家務:洗衣服、做飯和擦拭家具等等,你可以找到一係列方法把它們都外包出去。但在很多家庭當中,真正造成時間危機的事情,是那些不經常發生,但一旦發生就要花費很多時間的事情。總要有人留出時間在家等待管道工。總要有人去圖書館還書,去確定為假期預定的酒店是否允許延遲入住,安排每個家庭成員和眼科醫生的約診。女人總是認為她們做的家務量多得不得了,實際上她們的感覺遠遠大於實際情況。這其中的原因之一,我懷疑是她們總是被“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而且各種各樣的那些能煩死你的事情”(舊金山的ActOneMarketing公司的成立者,凱斯琳·鮑舍爾所說)搞得頭昏腦漲。

鮑舍爾的公司專門為藥品和醫療設備的開發提供商務策略,她在公司的發展上麵投入了大量時間。工作之餘,她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休閑,而不是忙家務瑣事。於是,就像朱迪·塞菲斯一樣,幾年前,鮑舍爾也發現自己希望有個“完美的妻子”。

幸運的是,她的確找到了一個。他的名字叫艾德·戴利。2007年,當我為采訪他時,他當時正在舊金山灣區經營著一家名叫“完美妻子”的公司。大約10年之前,戴利在事業的轉型期投入到了這項事業當中,正如他形容的一樣:“我都要崩潰了,這日子怎麼過啊?”同住一條街的一個事業型女性雇他給其購物,之後讓他為她收拾家裏一個老儲藏櫥。他做得很好,於是那個女人問他可不可以雇傭他幾周,來整理她雜亂的生活。她喜歡叫戴利“完美妻子”,並且把他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告訴自己的女性朋友。鮑舍爾的朋友也雇傭他跑腿,做雜務。於是,他就開始送鞋去修鞋匠那裏修理。他開始訂購色拉盤,開始做床幃。他計劃派對,等管道工,每小時收費35美元(“許多人說我應該漲價”),做任何其他“白天沒有時間做的事兒”。

戴利致力於為他人完成那些煩人的瑣事。紐約市有各種看門公司,如“來找森迪”,名字很有趣的“遵命,殿下”,“紅色管家”,“圓圈”,還有其他不同“國際私人管家協會(ICEA)”的成員公司。每月收取一些費用或者其他形式的報酬(有時以公司福利的形式),這些公司會幫你安排和醫生約診,找人給你澆花,或者幫你實現塞菲斯的夢想——擁有一個能“安排你社交活動方方麵麵”的妻子。即使你社交生活的細節讓人匪夷所思,他們也會按要求為你安排;“紅色管家”的發言人克裏斯·斯特林告訴我,有一次,一個住在紐約一家酒店的客戶想要草莓牛奶浴,而他們公司完成了這個要求。“紅色管家”公司馬上打電話叫人出去買快餐草莓。

一些人通過oDesk或者eLance這樣的門戶網站,成功地把生活雜務外包給了虛擬助手。如果你足夠有錢且忙得不可開交,也可以雇傭一個“真實”的個人助理或者家務管家;很多代理公司都會幫助你找到這麼一個人。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雇傭一個像戴利這樣的人或者看門公司就非常可行。如果他們像戴利提到的那樣,“不想晚上回家給孩子組裝自行車,而是想和兒子度過這段時間。”

當然,即使你從戴利的公司雇傭人為你服務,你還是得告訴他你都需要他為你做些什麼。這就意味著,這個被你雇傭的人至少得記得你的老沙發需要評估,要給貓王模仿者打電話,或者任何你要求的事情。在雙收入家庭當中,充當這個角色的人大多還是妻子。然而,你想花費整整一下午打電話給小醜,還是想把一張寫有“聚會地點、氣球若幹、娛樂項目、獎品和蛋糕”的單子扔給戴利呢?這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而戴利可以解決單子上的所有問題,因為正如他告訴我的那樣,他想使你的生活“完美無缺”。解決問題是他的核心競爭力——他享受這個過程,就像凱斯琳·鮑舍爾享受為公司付出一樣。

因此,既然我們知道可以花費少量的錢就能讓你的家庭生活很美好,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是不會把生活瑣事外包出去呢?當我向人們提議一些黑帶級別的家政外包策略時,我得到了幾個反應。

第一,很多人的本能反應是這樣做太昂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你可以像前文中所講的經營對衝基金的那個家庭一樣,每年花費20萬美元在家政上麵,但是大多數人的外包家政預算都可以控製在一定小的範圍之內——與普通的美國家庭開支還相去甚遠。而這些開支裏麵還包括每月400美元在開車上的開支(因為我們都想有新車,而不想開舊車),一部分空調費,因為人們都習慣在夏天裏吹涼風,還包括25.95美元花在買時間管理書籍的支出。我們通常認為家政外包很昂貴的唯一原因是,我們這個社會期望女性免費做家務。我們可能對男性也有一些期望值,比如除草。然而有趣的是,除草是最頻繁地被外包的家務瑣事。美國園藝協會統計發現,2006年,30%的美國家庭都雇傭過一些草坪或者園藝服務公司。形成對比的是,梅麗少女家政清潔(MerryMaids),家政服務業中最主要的公司,每個月卻隻能處理來自30萬北美家庭的訂單。看起來,男性似乎有智力含量更高的事情去做。實際上,女性家務勞動的類別也在減少。不會再有人期待女人自己去擠牛奶或者攪拌黃油。我們把這些工作都外包給了農場和工廠。它們可以做得更快更好,而且花錢更少。

將洗衣物、打掃衛生、做飯以及縫補衣服等任務外包出去的可取之處,進一步地體現在時間利用的機會成本。的確,經過仔細計算,你就會發現,當今新興的家政小公司以及CraigsList經濟模式帶來的兼職文化,讓外包家務越來越貼近現代中產階級(或者上層中產階級)的生活,大大改變了昔日女傭、管家和洗衣女工緊缺的情況。自從發現私人廚師做飯的效率要遠遠大於他自己,席德·薩瓦拉決定用給廚師每小時6美元工錢的價格買回來自己的時間。而這還低於夏威夷的工資最低值。利用這些做飯節省下來的額外時間來工作,他絕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然而薩瓦拉的廚師每小時的工資為15~20美元。這一現象與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外貿交易的原理是一樣的。當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相對於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優勢時,經濟就可以得到整體性的發展,公用事業也能得到進步。

第二,一些人的反應是,他們真的很喜歡做家務,或者至少喜歡做其中的一部分家務。雖然我嚐試在網上訂購平時大量需要的食品,但如果我們家租一輛車,並且大膽地開去了郊區,我丈夫和我能在那些上等或者分門別類雜貨店的購物通道裏逛好幾個小時,把冷凍的袋裝章魚或者包在一起的鮮奶奶酪扔到購物車裏。我們認為這很有趣。很多人都喜歡園藝勞動。或許這個世界上有人會非常熱愛洗衣服。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人,麵對這個現實吧。把這作為休閑時間,並且盡情地享受昂貴的香味洗潔劑,盡情地在幹淨床單裏麵打滾兒,並且認真地看切瑞·孟德森的書:《洗衣服:打理衣物針織品居家指南》,把裏麵重要的頁都折起來。如果洗衣服對你來說是一項核心競爭力,那就更好了,你可以開一家公司專門給別人洗衣服。在CraigsList這種經濟模式當中,洗衣專家、私人廚師、專業整理者以及其他做家務瑣事的專家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人們最後一個反對外包家務的反應實在讓我覺得很奇怪。這個問題對一些人——女人要多於男人——似乎是一種冒犯,他們或多或少都表達出這樣的意思:“照顧家庭是我的職責所在。”

照顧家庭當然是父母的核心競爭力,但很多人在觀念上依舊認為“照顧家庭”就意味著做飯、擦拭家具、除塵、給孩子帶午餐、除雜草和洗衣服,沒有了解到在感情上滋養孩子的心智重要。數年來,這些體力勞動已經牢牢地成為“母親”或者有時是“父親”的職責。如果你每天早晨都站在廚房裏為孩子打包精美的午餐,可是這午餐到了中午也隻能變得又涼又軟,還不如花兩到三塊錢讓孩子在學校買一頓熱飯呢,你覺得這樣做真的能讓你變成個好家長嗎?你覺得孩子真的需要這個嗎?難道我們真的會遇到《福音書》的情況嗎?當瑪莎沉浸於給基督烹飪時,會對坐在旁邊聽她說話的瑪麗感到不安嗎?

我們一周都有168小時。如果你把時間花在一件事情上那麼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上。我的觀點是,除非你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的過程中來,例如和孩子一起洗衣服——這個想法對於10歲的孩子來說是合理的,如果孩子隻有2歲就有點困難——否則的話,清洗數不清的衣服隻能占用親子時間。而除去那些不必要的家務負擔,我們可以成為更稱職的家長,更成功的人。

“有一件事我一直覺得很有意思,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對於找人照顧孩子人們都習以為常,而對於大多數負擔累累的家務瑣事,人們卻不喜歡外包出去,”莎拉·瓦格納說。付錢讓洗衣公司給她洗衣服,可以讓她不用擔心那永遠做不完的家務,讓她擁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和自己年幼的孩子在一起,正如請人做飯讓薩瓦拉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工作和彈吉他。一切就像瓦格納所說,“從那以後,我們都變得更開心了。”

應對家務瑣事

回顧第一章你做的時間記錄。你和配偶在任務上麵都花費了多少時間?

你們各自最喜歡做哪些家務活兒?

哪項家務活兒你最不喜歡去做?

你怎樣忽略、最小化或者外包這些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