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1 / 1)

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綠化應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為單元,以農民庭院、村莊、街道、鄉間公路、步道、水溪兩側、農村學校、衛生所、公共活動場所為場地,經過規劃設計,實行整體綠化,建設生態防護林或生態景觀經濟林。新農村綠化要堅持三大原則: 堅持保留利用原地樹木為主,新造補缺的原則。堅持選擇利用鄉土樹種為主,慎重引進樹種的原則。堅持農民投勞為主,政府適當資助為輔的原則。

新農村建設的生態綠化要根據場所選擇不同的種植樹種。

① 公共場所的綠化,應選栽綠量大、壽命長、冠徑大的樹種,以便形成綠色骨架,輔栽灌木植物,逐步形成錯落有序的景觀。

② 溪河道路的綠化,水邊可選植耐濕樹種,道路兩旁選植遮陰的行道樹種,田間路道應栽植冠徑小,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樹木。

③ 村莊及庭院四周的綠化,考慮既有經濟收入,又能營造宜居環境的樹種。

④ 農村學校的綠化,可選植冠徑大的樹種,為孩子們提供綠蔭。教室門口、圍牆旁、步道邊栽植一些花期長、易管理、色澤鮮豔的時令花卉,達到孩子們課間休息時調節視力,減輕大腦疲勞的效果。

什麼是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是利用藤蔓植物在生長時依附於或覆蓋於不同構築物及其他空間結構的一種綠化方式,包括亭台、樓閣、廊柱、牆、屋頂、陽台、花架、立體花壇、柵欄、護坡、室內裝飾及各種建築設施上的綠化。立體綠化一方麵為淨化空氣作貢獻,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美學價值,它能把建築物的某些缺陷通過綠化掩蓋起來。

常見的立體綠化方式有牆麵綠化、陽台綠化、室內綠化等。

牆麵綠化是用攀援植物(如爬牆虎)或其他植物裝飾建築物牆麵或各種圍牆的一種立體綠化形式,是立體綠化中占地麵積最小而綠化麵積最大的一種形式。陽台綠化是用植物裝點陽台,夏天可遮陰降溫,冬天可擋風保暖。陽台綠化植物可隨不同喜好選擇樹種,或觀葉或觀花。例如杜鵑,茶花,君子蘭,含笑,米蘭以及仙人掌科的肉質植物等。室內綠化是利用植物與其他構件以立體的方式裝飾室內空間構成景致。室內綠化可調節室內空氣,改善室內氣氛,同時可彌補室內缺憾,點綴室內陳設。

什麼是城鎮綠化覆蓋率?

城鎮綠化覆蓋率指城鎮綠化覆蓋麵積占城鎮總土地的百分比,是反映城鎮綠化效果的指標。其計算式為: 城鎮綠化覆蓋率=城鎮綠化覆蓋麵積(公頃)/城市總用地麵積(公頃)×100%。

什麼是綠色消費觀?

綠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顏色。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麵: 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綠色消費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汙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汙染。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也就是說,在社會消費中,不僅要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還要考慮子孫後代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