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開發建設、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活動中向環境排出的固體和泥狀物質稱為固體廢物,亦稱固體廢棄物。固體廢物種類很多,成分複雜,數量巨大,是汙染環境的重要汙染源。固體廢物按其來源可分為工業固體廢渣,城市垃圾和農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以及人類對環境汙染控製過程中排出的廢渣、粉塵、汙泥。主要包括冶金廢渣、礦業廢渣、燃料廢渣、化工廢渣、放射性廢渣,以及玻璃廢渣、陶瓷廢渣、造紙廢渣、建築廢材等。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如大量的廢紙、廢塑料、廢家具、廢玻璃製品、碎瓷器、廚房垃圾等。農業固體廢物是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農村居民生活排出的廢棄物品,如農作物秸稈、家畜糞便、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等。
固體廢物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① 資源性。固體廢物品種繁多、成分複雜,尤其是工業廢渣,不僅數量大,且具備某些天然原料、能源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易於收集、運輸、加工和再利用。城市垃圾含有多種可再利用的物質,城市垃圾分類收集可作“再生資源”或“二次資源”。
② 汙染的“特殊性”。固體廢物不僅占用土地和空間,還通過水、氣和土壤對環境造成汙染,並由此產生新的“汙染源”,如不加以徹底治理,則會往複循環。
③ 嚴重的危害性。固體廢物堆積,占用大片土地,造成環境汙染,嚴重影響著生態環境。生活垃圾能孳生、繁殖和傳播多種疾病、危害人畜健康,而危險廢物的危害性更為嚴重。
固體廢物對環境有哪些危害?
固體廢物長期堆存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會造成對水係和大氣的嚴重汙染和危害。大量采礦廢石堆積的結果,毀壞了大片的農田和森林地帶。工業有害渣長期堆存,經過雨雪淋溶,可溶成分隨水從地表向下滲透,向土壤遷移轉化,富集有害物質,使堆場附近土質酸化、堿化、硬化,甚至發生重金屬汙染。例如,一般在有色金屬冶煉廠附近的土壤裏,鉛含量為正常土壤中含量的10~40倍,銅含量為5~200倍,鋅含量為5~50倍。這些有毒物質一方麵通過土壤進入水體,另一方麵在土壤中發生積累而被作物吸收,毒害農作物。工業廢渣與城市垃圾在雨水、雪水的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體的嚴重汙染與破壞,如果將工業廢渣或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湖泊或沿海海域中會造成更大汙染。工業廢渣與垃圾在縮放過程中,在溫度、水分的作用下,某些有機物質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一些腐敗的垃圾廢物散發出腥臭味,造成對空氣的汙染。例如: 堆積如山的煤矸石發生自燃時,火勢蔓延,難以救護,並放出大量的SO2氣體,汙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