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海格力斯效應: 以牙還牙是友誼的毒藥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名叫藺相如的人,他因屢屢在外交上立功被趙王拜為上卿,官爵在老將廉頗之上。
廉頗因此覺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麵好好羞辱藺相如一番。藺相如得知廉頗的話之後,因為不願意與之發生衝突,便處處避讓廉頗。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出門,遠遠看到廉頗騎著馬往這邊而來,藺相如連忙讓眾人到小巷中回避。
藺相如看隨從們很不滿,便說道:“你們認為是廉將軍厲害呢,還是秦王厲害?”隨從們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像秦王那麼厲害的人我都不畏懼,難道我會怕廉將軍嗎?我認為,我和廉將軍同朝為官,如果我們兩個人不和,豈不就合了秦國的心思了嗎?我對廉將軍一再忍讓是因為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不將個人的恩怨摻和其中,這樣才能為國家作貢獻啊!”
藺相如的話讓手下的人十分敬佩,這段話傳到廉頗的耳中後,廉頗深感羞愧,151便脫掉上衣,背著荊條,到藺相如的府中請罪。藺相如見廉頗態度十分真誠,便連忙解開他身上的荊條,請他進屋坐下,兩人交談甚歡,之後便成了莫逆之交。
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負荊請罪”佳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忍讓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謀略,隻有真誠地對待他人,才能換來他人的真誠。
在希臘神話中,有位英雄叫做海格力斯。有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鼓起的袋子擋住了自己的路。海格力斯踩了那個東西一腳,想把它踩扁,沒想到那個東西竟然膨脹起來,變得更大了。
海格力斯很生氣,他拿起重物狠狠地砸向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卻變得更大了,將路完全堵住了。海格力斯正在納悶的時候,一位聖者出現在他麵前,對他說:“海格力斯,你別再動那個袋子了,它叫做仇恨袋。你不去管它,它就會變得和原來一樣小;你要是攻擊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決一死戰。”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摩擦就像仇恨袋一樣,兩人互生怨氣之後便會進一步加深矛盾,雙方會想方設法互相攻擊,最後隻會落得兩敗俱傷。這種冤冤相報的例子比比皆是,這樣的處事方法隻會讓我們越來越仇視對方。
我們麵對矛盾和摩擦時,要學會與人為善,就事論事,不要將自己的個人情緒添加到事情中,這樣才能快樂地生活。
從前,有一個小孩和朋友吵架之後十分氣憤,便獨自一人到山穀裏大聲地吼道:“我恨死你了!”說完便聽到“我恨死你了!我恨死你了!”的聲音從山穀中不斷響起。男孩很生氣,又大聲地吼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穀裏傳來很多“我恨你”的回音。男孩覺得很難過,跑回家哭著對媽媽說:“人們都恨我。”
母親了解了原因之後,便帶著男孩再次來到那個山穀,讓他對著山穀大聲喊道:“我愛你!”山穀中便傳來了“我愛你”的回音,男孩高興地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想要讓他人喜歡你,你就要先喜歡對方。當我們對他人付出真誠的關愛時,他人也會回報我們以同樣的真誠。如果我們因為他人無意的傷害就耿耿於懷,伺機報複,這樣對方也會對你產生敵意。隻有學會謙讓和寬容,才可以讓對方釋然,雙方才可以得到和解。
林肯在競選總統之前於參議院作過一次演講,當他站到講台上時,有幾個傲慢的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說之前,我們希望你記住,你可是一個修鞋匠的兒子。”
這句話讓眾人都大笑起來。林肯並沒有惱羞成怒,他說道:“我很感謝您的話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我一定記住您的話,因為我知道我做一名總統是沒有辦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般優秀的。”
眾人聽了他的一番話後,很感動於他寬大的胸懷。林肯接著說道:“對參議院的任何人來說,如果你們穿的鞋子是我父親做的,鞋子不合腳的話我可以幫你們修整一下。雖然我不是鞋匠,但是我從我的父親那裏學到了很多做鞋子的技術。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們,但是我肯定不能像我的父親做得那麼優秀,畢竟他的手藝是無人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