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學21(2 / 3)

曾有人問過比爾?蓋茨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比爾?蓋茨答道,“因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為我工作”;中國的青年領袖馬雲“能走很遠,是因為他總是能和最關鍵的人混在一起”;激勵大師陳安之的超級成功學當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先為成功的人工作,再與成功的人合作,最後是讓成功的人為你工作”;等等。

永遠別忘了,你不是一個人在生活,你周圍所有成功人士,所有你崇拜的、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是可能幫助你接近成功的人。

因此,重要人物法則給我們的啟示是:如果你隻懂得和小雞混在一起,那麼你永遠不可能迎來高飛的時刻;如果你真的想展翅高飛,那麼你最好多與雄鷹為伍。因為你能走多遠,取決於你與誰同行。

心理學智慧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暗示”,指的是人們會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這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

生活中,你最親近或者最崇拜的人,會在潛移默化中給自己的精神和行為以指導,最終你會得到與其相似的特點。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重要人物法則。

所以,聰明的人總會積極地向自己的榜樣靠近,以提高自己的品質和水平。

2

效用心理: 人人都想結交對自己有用之人

人人都想結交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因為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少走彎路,這樣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取得最大的勝利。

從我國的傳統來看,與他人交朋友不應該有所圖謀,否則會被認為是“勢利眼”、小人。但是在這裏我們不得不說,如果我們在與他人交朋友時,不能從對方身上得到信息資源的共享,當遇到困難時也不能從對方身上得到幫助時,我們和他的友情還會長久嗎?人與人之間的友情的基礎是互惠互利,這樣才能將友情維持得更為長久。

在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不僅需要個人的能力和努力,也需要人脈的支持。所以說,我們在選朋友時,要選擇與自己有著同樣需求的人,這時我們可以適當地帶著功利的彩色眼鏡去篩選朋友,達到用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多人脈的目的。

我們所說的“勢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那種勢利,而是讓我們在選擇朋友時,盡量選擇那些能對自己有所助益或對彼此互有助益的朋友。

試想一下,如果此時你在為生活苦苦掙紮,有朋友可以拉你一把,讓你從困境中脫離出來,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如今的社會,正是由於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才有了今天日益發達的科技水平和文明。所以,結交對自己有用的朋友並不是勢利,而是人類發展的基本需要。

那麼,哪些人是對自己有用的人呢?《論語?季氏篇》中孔子有這樣的說法:“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用現代語言對其進行解釋,就是:“對自己有益處的朋友有三種,對自己有損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誠實的人交朋友,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對自己是有益的。和逢迎諂媚的人交朋友,和當麵恭維、背後毀謗的人交朋

友,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對自己是有害的。”

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不過時,正直的朋友可以幫助自己獲得堅毅的秉性,學會以不變應萬變的處事能力;誠實的朋友永遠都不會出賣自己,且可以成為我們看待周圍一切的鏡子,激勵自身培養真誠的人格;見聞廣博的朋友,則是把自己推向世界潮流的推手,是鍛造自己各方麵能力的“大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