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1 / 1)

曾子宣講的是儒家學說,儒家的思想是治理天下,而不是攻伐天下。儒家的學說是文治,而不是武力。如果吳起能夠跟著曾子一直學下去,他以後可能會成為某一個諸侯國治理國家的宰相,而不是戰國時代赫赫武功的戰將。

可是,命運很會開玩笑,命運的安排讓吳起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吳起跟著曾子不久,母親就去世了。

在古代,父母去世是一件大事,當兒子的必須回到家中,守孝三年。三年內,不得嫁娶,不得娛樂。三年內,當兒子的中心工作,就是愁眉苦臉地守在家中,麵對父母的靈位,天天深情地唱著: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可是,吳起為了盡快學到儒家精髓,盡快進入仕途做官,他不願意回到家中為母親守喪。

吳起的做法,令師傅曾子很不滿意。儒家的學說是忠孝禮義,而吳起的這種行為就是不孝,對父母不孝,焉能對國家忠心,對國家不忠,則與叛逆無異。於是,吳起被趕出了曾子的學館,他的宰相夢戛然而止。

命運在這裏發生了逆轉,一個儒家傳人從曆史的舞台上隱去了,一個軍事奇才卻像早晨八九點的太陽冉冉升起了。

偶然改變了吳起的命運,偶然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命運。

盡管沒有從曾子的學館畢業,盡管沒有拿到曾子頒發的畢業文憑,但是在曾子的學館裏上過課,這就足夠了。在曾子學館上過課的吳起,足以擁有證明自己身份的資本。這就像今天的北大MBA研究生班,那些小學畢業初中還沒畢業的暴發戶們,隻要交了錢在北大的這個班裏上兩天課,搖身一變就成了北大碩士博士。擁有了北大碩士博士身份,就擁有了向別人炫耀的資本,就擁有了在生意場上平步青雲的資本。

因為有了曾子學館的學曆,吳起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魯國的軍隊裏打工。

吳起從魯國的下級軍官幹起,依靠過人的能力,一步步得到升遷。在這期間,他結婚了,妻子是一名齊國人。

吳起心中始終燃燒著啵啵作響的野心,他要出將入相,他要位極人臣,可是,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裏,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後台的人想要出人頭地,談何容易。

吳起苦苦地等待著機會。機會終於等來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一年,齊國攻打魯國,吳起認為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來到了,就踴躍報名出戰。他的一番說辭頗得魯國國君的歡心,國君就準備拜吳起為將,出擊齊軍。

可是,就在吳起信心滿棚地準備出任將軍的時候,有人向國君打小報告,說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吳起與齊軍交戰,隻怕會懷有二心。魯國國君將捧著劍印的雙手,硬生生地收了回去。

吳起心中感到極大的失落,他獨自走上了回家的道路。在路上,他做出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決定:殺妻拜將。

吳起的齊國妻子倒下去了,變成了吳起踏上仕途的第一個台階。吳起擦幹淨手中的血跡,踩著妻子還散發著餘熱的身體,從魯君手中接過了代表權力的劍印。

男怕進錯行,女怕嫁錯郎。可憐的齊國女,就這樣在一片血泊中香消玉殞。戀著你弓馬嫻熟通曉詩書少年英武,跟著你闖蕩江湖風餐露宿受盡了世上千般苦,你全不念三載共枕如雲如雨,一片恩情化作糞土……後世的人們,每次說起吳起,都會說到這個可憐的沒有留下名字的齊國女。

有野心的男人是有魅力的,有野心的男人又是非常可怕的。

吳起用妻子的鮮血染紅了頭盔上的紅纓,也用妻子的屍體表達了與齊國勢不兩立的態度。魯國國君大為感動,他立吳起為將軍。

殺妻拜將後的吳起,迎來了自己在戰場上的處子秀。他帶著並不強大的魯國士兵,反攻異常強大的齊國士兵。已經深入魯國境內數百公裏的齊軍,他們抬起穿著草鞋的腳,惡狠狠地踢向實力明顯處於劣勢的魯軍,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腳趾鮮血直流,他們踢在了生硬的石頭上。

吳起帶著魯軍大舉反擊,他們像揮舞著皮鞭的放羊娃一樣;腳趾流血的齊軍狼狽逃竄,他們像躲避皮鞭的羊群一樣。

一場預料之中的勝利,變成了大潰敗。齊軍以狼奔豸突的姿勢,退出了魯國。

春秋時代的百戰將星吳起,像美國職業聯賽中的林書豪一樣,以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成績,震驚四座,開始了自己氣貫長虹的職業生涯,讓所有懷疑他的人,眼鏡和眼珠子都啪啪掉落一地。

然而,大破齊軍的吳起,卻沒有受到應有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