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和吳起是春秋戰國兩個最有名的軍事家,但是兩個人的戰法卻完全不一樣。吳起打仗的時候,他會先告訴你說:“我要打你了,你做好準備。”但是,你即使做好了準備,還是打不過他,因為他的軍隊訓練有素,怎麼排兵布陣,怎麼分進合擊,他安排得井井有條,他手下的魏武卒個個都是特種戰士,個個都能以一當十。孫子打仗的時候,卻總是先對你說:“我不打你,我不打你。”然而在你毫不留意的時候,突然兜頭一棒,你永遠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打這一棒,永遠也不知道他會從什麼地方打出這一棒,所以你防不勝防,躲無可躲。他們兩人打仗的時候,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都創造了極為輝煌的戰績,但是,在吳起的眼中,兵法就是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幹淨地消滅敵人;在孫子眼中,兵法就是“詭道也”,是偷偷摸摸地使用計策,將敵人消滅。吳起打的是降龍十八掌,威勢赫赫,正麵強攻;孫子打的是九陰真經,刁鑽古怪,側麵偷襲。
兩人的兵法完全不同,但是兩人都是中國最上乘的兵法。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白骨爪完全不同,但這兩種武功都是世間最高的武功。
接下來攻破楚國郢都的戰役中,孫子更將自己的“詭道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豫章之戰,吳國攻占了今天的安徽巢湖市,後又占領了江西南昌市,然後將這兩塊地方連成一線。這條線穿過了長江,它與長江的交彙點是今天的安慶。安慶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翻開中國戰爭史,就能夠看到,凡是長江沿線的城市,都是兵家重地。夷陵、荊州、夏口、九江、安慶、南京、瓜州……這些地名經常在《三國演義》和湘軍太平軍的戰爭中出現。夷陵是今天的湖北宜昌夷陵區,在長江邊;夏口是今天的湖北漢口,在長江邊;瓜州是今天的江蘇鎮江,在長江邊。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曆史時期內,安慶都是安徽的省會,這是長江邊一座非常著名的城市。占領了安慶,可以沿著長江水道,逆流而上;也可以沿著長江水道,順流而下。楚國的都城在郢城,郢城是今天的湖北荊州江陵,還是在長江邊。
吳國占領了安慶,就可以沿著長江,坐船前往楚國都城郢都。現在,吳王闔閭終於看明白了,孫子發動豫章之戰,原來是為了占據安慶,走水道直接攻擊楚國都城郢都。從安慶到郢都,也就是今天的荊州江陵,這一路被稱為黃金水道,地勢平坦,江流緩慢,適合船隻航行。
孫子計謀太深了,他走出的每一步棋,都蘊含深意。
到了現在,誰都看出來孫子接下來會沿著水路攻打郢都,因為這是最便捷的一條路徑。萬舟齊發,劈波斬浪,可以直抵郢都城下。
但是,孫子卻沒有這樣做。孫子的“詭道”太鬼了。因為誰都能看出來,楚王肯定也看出來,既然楚王看出來了,我還走水路幹什麼?楚軍做好了水戰的準備,但是吳軍卻不打水戰。
不打水戰,你發動豫章戰役幹什麼?
接下來的三年裏,吳國按兵不動。楚國在焦慮中等待了三年,吳國在忍耐中等待了三年。
吳國在忍耐中等待了三年,終於等到局勢有變。這次,孫子主動向吳王闔閭請求出兵滅楚。吳王闔閭等候了多年,終於等到主將主動提出滅亡楚國了,所以他心花怒放。
這個變數就是,楚國大將子常釋放關押了三年之久的蔡國國君,也釋放了關押了一年之久的唐國國君。
子常,你又不是楚王,憑什麼關押人家蔡國國君?史書記載,公元前509年,“蔡昭侯蔡申赴楚朝覲,楚令尹囊瓦向其索裘佩,不與,因加軟禁不使歸。”囊瓦就是子常。
楚國強,蔡國弱,蔡國國君來到楚國,子常看上人家蔡國國君的玉佩,強行索要,人家不給,就把人家關了三年。
史書還記載,公元前507年,“唐國國君成侯赴楚朝覲,令尹囊瓦索其良馬,不與,亦軟禁不遣。”
子常欺負完了蔡國國君,又欺負唐國國君。唐國國君來到楚國,子常又看上了人家的良馬,人家不給,又把人家唐國國君關了起來。
唐國國君和蔡國國君都把尊嚴看得很重,子常索要的,不僅僅是一塊玉和一匹馬,而是國家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