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戶賣個五六十文錢,加上在縣裏的吃喝和花費,再買些年貨,能剩三十文錢回家就不錯了。

那可是整個村的人在蒼鷹山忙活大半個月才掙來的一點錢呀,在蒼鷹山受寒還忍饑挨餓且不說,還有被大型野獸攻擊的危險,所以前些年一直覺得燒炭不劃算,隻有年長者才肯幹。

如今燒的是灰炭,可不能十斤一文錢,總得十斤三文錢吧,畢竟燒灰炭如此費時耗力。

大河提議十斤三文錢,大多數同意,也有少數人說至少得四文錢。

村長和鄭老爹、水叔等人卻瞧著玉娘,希望她能給一個意見,覺得她懂得比大家多。

大家見村裏的長者都瞧著玉娘,其他人更是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玉娘。

玉娘這下懵了,她連這裏的物價才剛搞清楚,哪裏知道灰炭能賣上怎樣的價錢。

不過她還真有一個主意,“要不咱先去縣裏瞧瞧,看有沒有別人賣灰炭,咱不要賣得比人家貴就行。若是沒見著別人賣,咱先起價四文,要是想買炭的人都嫌貴,就降成三文賣,沒人嫌貴就四文錢如何?”

玉娘也隻能想出這個主意了,大家都點頭讚成。

村長滿意地又撚起胡子,“每家每戶今兒個準備好路上的幹糧和水,明早卯時就出發。”

大家紛紛來拉板車回家,村長忽然又補上一句,“重五,你家去五口吧,林先生娘家是縣裏的,讓她也跟著去,見一見娘家人,順便也好幫著咱出個主意。”

“哎喲,村長咋也叫玉娘林先生,可使不得,那是讓娃兒們叫的,你叫她玉娘就成。”鄭老爹不會把玉娘的娘家已無親人的事說出來,正好玉娘也要去縣裏藥鋪打聽葛根的事,就點頭道,“好,聽村長的,讓她跟著去。”

玉娘聽了很是歡喜,來村長麵前道謝,還鞠了一躬。

玉娘知道,在這個朝代這個地方,女人再怎麼出門,也不會出鎮子,家家以男人為撐門戶的棟梁。

掙錢養家這種事更是男人的事,女人不能參與,何況還得出遠門去縣裏拋頭露麵。

村長叫玉娘跟著一起去,那是真的很看重她,玉娘自然要感謝村長的一番好意。

回到家後,家裏人圍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讓鄭老爹、大山、大河、大樹和玉娘五人去。

以前賣土炭時,大樹都沒機會去,一直是鄭老爹帶著大山和大河去的。大樹沒想到家裏人這回肯讓他去,高興得沒形了。

鄭氏瞪他一眼,“瞧你那德性,讓你跟著去尋思你能學點本事,可別惹事。”

“爹娘放心,我哪能惹出事來,也沒那個膽子呀。”

玉娘則一門心思尋思灰炭和葛根賣了錢,她得買哪些必備的書。

之前她還想買宣紙是為了應對月水,如今她用習慣了草木炭,是不會舍得花錢買宣紙用在那方麵的,而是打算買一般質量的黃麻紙,用來認認真真學寫字。

特別是難寫的複雜的繁體字,她可得好好學。

另外,她還想抄書裝訂成書,好給學童們用。想到自己如此為學童著想,她都有些自我感動呢。

當老師的,可都視學生如子啊。

家裏還曬了葛根和虎薑,這回也得帶去試著賣。飯後,鄭老爹和大山兄弟仨都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