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非禮”太後(1 / 3)

王貴妃慢慢抬起頭,一掃方才柔弱之態,鳳目含威,一言不發的看著武植,武植笑笑,靠在軟墩上回視王貴妃。

“貴王千歲,你說我是天下第一人,乃太後之尊,那哀家問你,你可曾把哀家做太後看?”王貴妃一臉寒霜。

武植笑著搖搖頭,這些女人,翻臉總是比翻書還快。

“哀家知你被賜金鐧,權傾朝野,自不會把哀家放在眼裏,可你如此驕狂,怕也難逃悠悠眾口!”王貴妃言語很重,方才武植說話確實沒怎麼仔細思量,直言後非,簡直把王貴妃當小孩子般教訓,若說出去武植還真會落個驕狂之惡名。

武植望著嚴詞斥責自己的王貴妃,笑道:“皇嫂生氣啦?”

王貴妃一愣,本來她斥責武植心裏也有些惴惴不安,不過胸中一口氣實在難平,想來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太後,武植也奈何不得自己,金鐧雖然強橫,卻沒有鞭打太後的道理。大不了和貴王一拍兩散,大多朝臣還是會倒向自己的。

不過王貴妃卻沒想到自己翻臉之後,武植還是那付雷打不動的笑容,心中一陣愕然,聽武植笑著問話,一時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這太後說來說去若沒有武植,也輪不到自己坐,方才氣憤下冷言相向,似乎有些不妥。

“王爺,妾身隻是想讓王爺明白,妾身如今乃是一國之母,還請王爺細細思量。”王貴妃放緩了語氣,心說如此也好,自己正借此機會給貴王提個醒兒,不能再向他示弱,現今都敢訓斥自己了,隻怕日後他更會變本加厲,不定再給自己什麼難堪呢。

“皇嫂,其實不明白的是你……”武植笑笑,看著王貴妃一字一句道:“皇嫂或許還不知道我的性子……”

王貴妃被武植看得一陣不安,臉也慢慢沉了下來,武植雖然笑眯眯的,可怎麼聽語氣裏都有威脅之意。

“我呢,雖然蒙皇兄眷愛,列親王之尊,其實……其實我不過是個潑皮罷了……”武植搖頭苦笑,“軍國大事不懂,朝政法令不通……怕是辜負了皇兄的厚愛……”

王貴妃默不作聲,心中冷笑,早聞傳言以前你不過是個潑皮,現今卻自己承認了。

“皇嫂世家子女,久居深宮,想必對潑皮不怎麼了解,潑皮者,大概就是說我們這種人最會撒潑賴皮……”武植笑看王貴妃,“而惹上潑皮的人一般都會頭疼的……”

王貴冷臉道:“你是在威脅我?”

武植笑笑道:“也罷,今日既然皇嫂定想弄明白弟和皇嫂到底是怎麼個關係,弟隻有撒潑了,皇嫂,弟之棋子也……”

王貴妃大怒,眼睛剛剛瞪起,武植已經歎息道:“先皇駕崩之日,宮裏曾有數名忠心耿耿的宦官和宮娥追隨先皇而去,其中有名宦官喚作商榮,皇嫂認識這人麼?”

王貴妃一下愣住,臉色慘白,怔怔看著武植。

“商榮本是王皇後身邊最親近之人,卻偏生沒有追隨王皇後而去,據說王皇後病逝之****還偷偷溜出宮喝酒,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卻又怎會在幾日後就萌生死誌?弟實在不解。”

王貴妃臉色稍安,冷笑道:“這誰又知道?”

武植笑笑:“其實弟在商榮死前數日見過他一麵。”

王貴妃壓製著心中的不安,看著武植不語,渾沒發覺自己手裏的手帕已經被擰成了麻繩。

“本來答應保他一命的,卻是想不到皇嫂手段這般高明,想來想去,皇嫂不似這般殺戮果決之人,於是後來弟打探了一下,知曉了皇嫂身邊有位才人,喚作桃兒,嘖嘖,這小丫頭可不得了,不得了啊……”武植歎息著搖頭。

王貴妃冷冷道:“我不知道王爺在說什麼?”

武植笑笑:“桃兒在皇嫂未進宮前就服侍皇嫂了,十幾年的主仆情,弟實不忍令皇嫂作難……”

王貴妃臉上陣青陣白,武植微微一笑:“其實皇嫂提舉自己家人也無可厚非,不過弟以為眼前重中之重乃是準備北伐之糧草物資,如此才不負皇兄之托。”

“北伐?”王貴妃愣了一下。

“不錯,北伐!”武植笑著拿起了茶杯,看著武植的笑容,王貴妃一陣厭惡,怎麼看怎麼像拿了貴婦人把柄,勒索成功的潑皮,自己可不是就如同被潑皮拿到了把柄的夫人?

“就算妾身同意,中書省和樞密院怕是不會同意,先皇新喪,民心不穩,此時又哪裏是北伐良機?”王貴妃微微搖頭。

武植道:“如此才好出奇製勝,想必金人也必認定南國此時不會出兵,則可一舉攻破金國中京大定府,打通和遼國的通路,再與遼國合力滅金。”

王貴妃歎口氣:“王爺說的這些我也不懂,還是交與樞密院和中書省去議吧。”

武植笑道:“也罷,幾日後朝議時弟會上朝……”說著站起身,“弟告辭了!”

王貴妃輕輕點頭,武植走了幾步,忽然回頭笑道:“皇嫂叫我二弟更好聽些……”說完扭頭大步離去,望著武植的背影,王貴妃皺起了眉頭,不知道在尋思什麼。

……

幾日後,武植正在府裏準備明日早朝關於北伐的說辭,幾名重臣中,自己已經說服了安公燾,明日若是王貴妃不作梗,十九就會定議。就在武植盤算之時,侍衛來報,宮中來人,太後有請。

武植匆忙換了衣服,和來傳信的太監趕往禁宮,到得宮中,又有宮娥迎在白玉橋。

武植跟在宮娥身後,在禁宮中左拐右拐,來到了王貴妃的寢宮,太後寢宮自然富麗堂皇,用屏風分開兩截,屏風後隱隱可見金絲紗帳,深紅雲床,雲床兩旁擺著兩個香爐,檀香嫋嫋升起。

屏風前擺著紫紅軟榻,王貴妃端坐在軟榻上,紫紅色長裙席地,裙擺處露出一小截深紅色繡花鞋,雖是驚鴻一瞥,卻也看得出小巧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