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又見無雙(2 / 3)

種師道此時已經是樞密院河西房知事,雖隻是六品官員,職權卻不小,掌臨西夏各路之防務。在武植回京第二****就前來拜訪,也向武植言明此時伐遼種種弊端,武植隻是微笑傾聽,不置可否。

最後種師道不禁問道:“王爺,莫非您已有成竹在胸?”他隨武植西征,知道貴王看起來不曉軍事,可關鍵時刻出的幾個點子實在匪夷所思,令人歎服。種師道對武植可是佩服不已。

武植笑笑:“成竹沒有,隻有根爛木頭!”微笑著把滿肚子狐疑的種師道送出。

這日,武植方送走來訪的官員,忽聽下人來報,門下侍郎許將求見,武植一愕,廟堂上許將幫自己說話的事情武植自然知道,隻是一直琢磨不透許將的用意,也不好貿然前去拜訪,此時聽許將前來,急忙親自出迎。

許將五十多歲年紀,紫色蟒袍,顯得精神奕奕,武植笑著把他迎進客廳,分賓主落座,命下人獻上茶點,許將微笑道:“貴王這江南一行可還順利?”

武植點頭:“江南風光秀麗,武某不虛此行啊。”

許將歎口氣道:“江南山水秀美,卻不如北國風光奇峻啊。”

武植心說這話兒來了,“許大人的意思是?……”

許將道:“恕老夫直言,幽雲十六州實在是我大宋之痛,隻是此時卻實在不是妄動兵戈之時啊!”說著看武植神色。

武植不動聲色:“許大人言之有理,如今四海升平,確實不是妄動兵戈之時。”

許將搖搖頭道:“四海升平?卻是未必盡然啊!”

武植品茶不語。

許將呆坐了一會兒,忽然道:“貴王,老夫告辭了。”

武植愕然,卻見許將已經站起來拱拱手,轉身施施然走出,武植急忙跟上相送,心中一陣苦笑,這老小子到底在想什麼呢?

……

過了幾日,金蓮,竹兒回京,武植和金蓮的夜夜激戰,瘋狂纏綿不必細表,十幾天下來,倒把金蓮弄出了一副黑眼圈,搞的竹兒大驚小怪,把金蓮羞得不敢出門見人。

時遷的情報從武家莊傳回,武植這才放過“可憐”的金蓮,每日飯後,都把自己關在密室中,也不知道在研究些什麼。幾日後,武植微笑出關,幾封加急文書也從貴王府傳出,或南或北,疾馳而去。

禦書房中,趙佶終於等來了武植,這些天他可是望眼欲穿,隻等武植能有什麼妙策獻上,畢竟作為自己的“貴人”,武植征西時神奇的表現令他對武植充滿信心。半個多月過去了,雖然趙佶沒有再和群臣提征遼之事,可心中那片火熱卻愈燒愈烈,令他寢食難安。

武植和趙佶在禦書房密議良久,太監宮娥一律被趕出門外,誰也不知道二人到底說了一些什麼。隻知道貴王告退後,聖上一直笑著在禦書房來回踱步,似乎自聖上登基以來也沒見他神色有這般歡快。

……

數日後,趙佶下旨,高陽關路安撫使劉豫查敵不明,以至真定之敗,有失國體,貴王武植出撫高陽關路,振奮士氣,監查劉豫之過。

此次任命在京師沒有激起一絲漣漪,真定折損千餘軍卒,總要尋個替罪羊,這黑鍋自不能由大名守備梁中書來背,而三莊雖在真定地界,卻是離瀛州最近,損失的人馬也是瀛州所屬,自也不能怪罪定州路經略使。劉豫則成了背黑鍋之不二人選。不過一些大臣也認定貴王此次北去後定不會之是振奮河北軍卒士氣,想來高陽關路經略的位子鐵定是貴王的了。雖也有大臣反對,例如樞密使安公燾,認為外姓親王掌兵權不宜,可是趙佶的旨意上又沒言明任命武植高陽關路經略使,也隻有顧罔看之。

而武植,在任命的第二日就帶上七巧和十幾名侍衛,快馬朝河北而去。和金蓮的聚少離多雖然令武植頗有些鬱悶,但此次北上,事關重大,卻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

瀛州,五代時曾經和幽雲十六州一起被遼國吞並,大宋立國後奪回,這裏也成了對遼的最前線,總有數萬兵馬駐紮,高陽關路安撫經略司就設在瀛州。

瀛州修得城高牆固,守城士卒盤查來往行人甚是嚴格,以防有遼國細作混入,城門門洞裏盔明甲亮的士兵倒令武植微微點頭,或許此次北行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侍衛上前亮出腰牌,指了一名軍漢領路,奔經略司而去。

劉豫得到稟告,慌忙帶一幹官員出迎,見到武植的那番巴結不必細表。

和眾官員客氣寒暄後,武植和劉豫來到了經略司書房,屏退左右,武植把徽宗密旨交到劉豫手上,這小胖子看得滿頭大汗,嘴裏結結巴巴:“貴王千歲,這……這是真的?”

武植眼睛一瞪:“大膽,你此話何意?”

劉豫這才意識到自己在說什麼,雙手連擺,“下官失言,下官失言……”

武植冷冷打量著這位小胖子,劉豫?就是以後奉金國為主的兒皇帝嗎?建立偽齊國的漢奸?

劉豫見武植麵色不豫,心下慌亂,低頭不敢和武植對視。書房裏一下安靜下來,劉豫略顯急促的呼吸聲顯得十分刺耳。

武植冷哼一聲:“劉大人莫非對聖上密旨尚有疑問?”

劉豫慌忙道:“沒……沒疑問,隻是下官愚鈍,一時領會不了聖上的高瞻遠矚……”胖胖的額頭已經被武植嚇的滿是汗珠。劉豫早知道聖上肯定會因為真定之役降罪,隻是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罷官回鄉,這些日子可是吃不好,睡不香。今日聞聽貴王來了瀛州,心中更是惴惴不安,等看到貴王拿出的聖上密旨,他可真正傻眼了,倒不是因為聖上要重重辦他,而是密旨中令貴王暫時節製高陽關,定州兩路兵馬,部屬邊境事宜。

劉豫不是傻子,馬上看出這是聖上有意和遼國開戰,而且看樣子還不是小小報複,怕是要大動幹戈,心下吃驚不已,遼國鐵騎可不是吃素的,這些年的邊境衝突,宋軍十之七八處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