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智力遊戲法訓練模糊思維(2)(1 / 2)

“大家都這樣,我也這樣。”這種為適應群體的要求和行為而有意或無意地變更自己信念的行為的心理,稱為“從眾心理”。如大家鼓掌,自己也跟著鼓掌,這就是一種從眾行為。在交往中,自己被他人或他人被自己同化,心理學上稱為“認同”。這種從眾、認同的心理現象是發散思維的克星。要想克服它,就要提倡標新立異,別具一格,獨樹一幟。

④怕出差錯。

有這種想法的人就不敢多想,因為發散思維想出來的辦法和方案很多是沒有先例的,是新穎獨創的,可能對,也可能不對。怕出差錯的人謹小慎微,思維也就無法放開。這就要求更新觀點,勇於思考。發散思維不是科學家、專家們所特有的,一般的人都具有,隻是程度不同而已,隻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比如,盡量多地列舉磚頭的用途?,發散思維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靈感,也稱頓悟,它是人類創造性活動中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和精神現象,常常具有瞬時突發性與偶然巧合性的特征。詩人、文學家的“神來之筆”,軍事指揮家的“出奇製勝”、思想戰略家的“豁然貫通”、科學家、發明家的“茅塞頓開”等,都說明了靈感的這一特點。它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但是突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啟發,問題卻一下子解決的思維方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是這種方法的形象化的描寫。靈感來自於信息的誘導、經驗的積累、聯想的升華、事業心的催化。

靈感思維是人類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想像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巧妙融合,具有如下特點:

①靈感呈飛躍式,具有突發性。

②獨創性。從靈感思維的結果來看,它打破了人們的常規思維,把人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靈感思維失去創造性就沒有存在的價值。③非自覺性。其他的各種思維活動,都是一種自覺的思維活動,但對靈感思維來說,由於它是突然發生的而不是預先構思好的思維活動,所以呈現出較強的非自覺性。

靈感思維並不是神秘的,它是每一個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一種思維能力。同時,它又是運用十分廣泛的思維方法,不僅是在文學藝術、科學研究中,而且在日常生活、工作和體育競賽中,都能找到實際運用。

文藝創作離不開靈感

靈感思維和文學藝術創作的關係實在是太密切了,有關的實例幾乎是俯首即拾。例如,波蘭作曲家肖邦創作圓舞曲的時候,是看到了一隻哈巴狗追逐自己的尾巴時候產生的靈感;海頓在集市上看到一隻跳舞的熊,於是突發靈感創作的了《熊交響曲》;作曲家塔濟尼在夢中聽到魔鬼演奏的美妙樂曲,醒來以後按照盟主的樂曲,果然譜出了一首廣受歡迎的作品;王羲之是我們國家東晉時期的著名的書法家,據說他的書法風格,就是觀察鵝掌撥水而得來的。

有人問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您是在什麼地方學習雕塑的?”羅丹回答到:“在森林裏看樹,在回家的路上看雲,在雕塑室裏研究模型學來的。我到處學,隻是不在學校裏。”

靈感是科學發現和發明的“助產士”

靈感思維方法在科學研究和發明中的作用是人所皆知的,有關這方麵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的。因此,靈感思維對於科學發現和發明來說,有如火花、催化劑、助產士一樣,不斷地催生一批又一批的發明成果。

我們以發明大王諾貝爾為例子來說明靈感思維是怎麼幫助他發明安全炸藥的。早在諾貝爾之前,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授就在1984年發明了製造炸藥的原料硝化甘油。但是,因為它的穩定性實在差,稍微受到震動就發生爆炸,因此很難應用到實際生活和生產當中。

眼諾貝爾與炸藥?演諾貝爾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化學的才能,他繼續研究液體炸藥硝化甘油,希望把它應用在礦山和隧道的施工中。但是硝化甘油爆炸性太強,在試驗中多次發生爆炸,他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個人都被炸死了。瑞典政府禁止他重建被炸毀的工廠。他被迫到湖麵上一艘駁船上進行試驗,以尋求減少硝化甘油因為震動而發生爆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