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賜良機,弗賴伊馬上想到西爾弗發明的粘結劑的缺點正是自己想像中的方便揭貼紙所需要的特性。
於是,弗賴伊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獲得了自己的成功。尤為可貴的是,富有商業頭腦的弗賴伊並不滿足自己發明的書簽在唱詩班上讓人稱讚,他想到了這種方便揭貼紙廣泛的商業用途:印作產品商標、剪製商店櫥窗文字廣告、封貼包裝紙箱,等等。
果然,弗賴伊發明的方便揭貼紙——現在叫做“不幹膠紙”很快成為暢銷商品。昔日寒酸的化學家一躍成為顯赫的百萬富翁。
利用這種缺點逆用的思維方法取得巨大成功,在當代中國也不乏其例。
眼缺點亦是優點的溫度傳感器?演20世紀40年代發明出半導體三極管後,電子學發生一場深刻變革,但同時也留下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即晶體管的特性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嚴重影響測量儀器和控製係統的正常工作。電子學研究者為矯正此缺陷頗費心機。然而,我國發明家張開遜巧用缺陷,利用晶體管物理特性隨溫度變化而波動的規律去測定溫度,結果發明出“PN結溫度傳感器”,並成為獲得日內瓦發明大獎的第一個東方人。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優點和缺點,有時缺點還是優點的“影子”呢!列舉缺點搞發明可以有兩條途徑:
一是睜開雙眼找缺點,然後想辦法去克服缺點,用改進設計去獲得性能更優的新事物;
二是反其道而行之,睜開創造性思維這“第三隻眼睛”,看看事物的缺點能否在別的場合變成優點,進而思考能否開發出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新事物。前者為缺點改進法;後者是缺點逆用法,它的思維基礎是逆反思維。
運用缺點逆用法時,首先是要發現事物可利用的缺點。一般來說,發現事物的缺點並不太困難,而找到可以利用的缺點卻不容易。因為缺點多是要遭排斥的,人們習慣於思考如何去排斥缺點而很少去運用它。在發現可利用的缺點後,緊接著是分析缺點,認清其本質,即抽象出某種被認定為缺點的現象背後所隱藏著的原理或特性。當找不到缺點的原理或本質時,則要跳出缺點本身,思考與此相關的東西,依靠創造性想像使缺點成為靈感的激發素。
發散思維法又稱求異思維、擴散思維、輻射思維等。它是一種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角度去設想的展開型思考方法,是從同一來源材料、從一個思維出發點探求多種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它能使人產生大量的創造性設想,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使人的思維趨於靈活多樣。
發散思維要求人們的思維向四方擴散,無拘無束,海闊天空,甚至異想天開。通過思維的發散,要求提供新的結構、新的點子、新的思路、新的發現、新的創造,提供一切新的東西,所以,一個人發散思維的多少標誌著他的創造能力的強弱。
許多發明創造者都是借助於發散思維獲得成功的。可以說多數的科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的一生都十分注意運用發散思維進行思考。許多優秀的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也很重視發散思維的學習運用,因此獲得了較佳的學習效果。
有的心理學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最普通的工具,關鍵是我們能否學會使用這一工具。實際上,與掌握運用其他技術一樣,通過學習和訓練,我們每個人都能學會使用創造力這一工具。研究表明,經過傳授和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能夠大幅度增長。
發散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本方法,由它派生出或者說涵蓋了一些具體方法和技巧,這裏將集中講述縱橫思維法、逆向思維法、分合思維法、質疑思維法等四種。
縱橫思維法
將思考的問題或對象從縱的與橫的發展方向上進行思維加工就是縱橫思維法。就是說遇事時橫豎多想想,有哪些因素,哪些可能性,哪些可行的辦法,拿出些新點子,以使思路開通,少出差錯。例如,我們看一個同學的進步,一方麵要看看他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表現和發展;另一方麵也要從德、智、體、美、勞等多方位全麵去衡量。從縱與橫的兩方麵去把握事物就會全麵深刻,在學習中應該多運用這一方法。縱橫思維法也可以分成縱向思維法與橫向思維法兩種。
逆向思維法
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改變人們通常隻從正麵去探索的習慣,這種反過來從完全對立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維法,可以說是“背道而馳”或反其道而行之。從反麵去看問題,易引起新的思考,往往產生獨特的構思和新穎的觀念。正反兩方麵多想想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火箭是向天上打的,有人使它改變方向,製造出鑽井火箭。歐幾裏得幾何學是中學生都熟悉的,用了兩千多年,匈牙利數學家亞·諾什,18歲時,從相反方向思考並經過驗證,創立了一門新學科——“非歐幾何學”。在小學四則運算中,用加法得的和,為了驗證其是否正確,用減法進行驗算;或者用乘法得的積,再用除法去驗證,都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