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關於沈昱的記載是很模糊的,仿佛有人刻意抹去一般,隻留下幾篇殘缺不全的傳記和大段大段的野史風月傳說。如果非要研究,要追溯到寧德十六年夏。後世修訂史書的官員,將沈家兄弟的列傳分開,於武將列傳中單獨開辟出一個篇章,用來記載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大齊名將——衛將軍沈昱。
《大齊名士錄》中這樣記載著:“沈昱,無字,並州平盧人,其父沈宏,酒醉與仆婢通,遂生昱。昱少無才名,不通詩文,及至十四開蒙。不喜辭賦,精於兵道,讀《太公》、《孫子》過之不忘。寧德十六年夏,陳兵進犯平盧,昱有濟世之心,同兄沈旭麵見郡守王匡,三人密談半日,昱躬親走訪平盧地界,查探城中防務,一連數日不歇。又從軍士同飲同食,得兵士擁戴。後匡殉職,元甫暫領事物,昱進獻守城方案,元甫閱後大喜,起旭為守城總都監,破例任昱為先鋒參將,領兵三千,鎮守南門。昱浴血奮戰,三/退陳軍,眾人謂之神勇……”
一場再如何慘烈的戰爭,濃縮到史書裏頭,不過短數十句話罷了。令儀要是有幸,能讀到這段話,一定會嗤之以鼻。別的不說,沈昱什麼時候過目不忘了,又什麼時候有過濟世之心所以,曆史啊,本身就是個說不清的東西。
令儀聽沈昱的話,一直安安生生的呆在玉笙居裏頭,冷眼旁觀著沈家的慌亂。
西廂房最先沉不住氣,曹正德還沒進城,沈睿先嚇破了膽,趁著月黑風高的時候,卷了何氏的嫁妝底子,帶著兩個年輕貌美的侍妾跑了。何氏發現得晚,等老夫人過問時,人已經追不回來了。
這下子沈府是徹底亂了。侍妾姨娘各有各的打算,丫頭婆子消極憊懶,沈老夫人一連派了數個婆子也鎮不住場麵。等到曹正德開始攻城的時候,甚至出現了有那家生媳婦子偷了主人家的財務跑路的事。
王氏根本沒心思理家,幾個姨娘也是整日膽戰心驚啼哭不止,就連沈宏,也是數夜不敢脫衣就寢。唯獨梅姨娘還算鎮定,求著沈宏撤銷了對沈韜的處罰後,便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地呆在落梅院中拜佛燒香。
令儀覺得好笑,梅氏那樣的人居然還信佛。果然,九天後,王氏突然帶著張婆子撞開了落梅院,從她的臥房裏搜出了兩個紮著銀針的巫蠱小人。王氏一看,險些暈過去,其中一個小人背後赫然是沈旭的生辰八字,而另一個,不用想,也知道是沈昱的。
王氏氣得當場甩了梅氏數個巴掌,指著她鼻尖怒罵道:“賤人!淫/婦!我兒在前方作戰,你居然敢這樣咒他?”說完,猶自不解氣,又扯著她的頭發踹了數腳才壓著梅氏往老夫人跟前去。
梅氏知道這次茲體事大,也無可狡辯,一進了寧心居,便甩開王氏,直奔著沈宏而去。抱著沈宏的大腿又是哭訴又是告饒,說了不少賭咒折壽的話。外頭形勢亂哄哄地,有了今天沒明天的,沈宏到底於心不忍,加之沈旭和沈昱並無大礙,轉身安撫了王氏幾句,裝摸作樣地罰了梅氏禁足,便將這件事揭過去了。
王氏失望透頂過後,反而清明了不少,拿出了管家夫人的架勢,連著攆了數個不規矩的丫頭婆子過後,沈家才漸漸安定下來。
王氏拿梅姨娘沒辦法,卻不代表令儀也拿她沒辦法。
當令儀從冬雪口中得知梅氏詛咒的人有沈昱的時候,她第一次動了殺機。也怪梅氏倒黴,撞在了令儀心情最差的時候。
曹正德攻城已經十天了,據元寶帶回的消息來看,高懷祖根本沒有救援的想法,繼續拿著八萬兵士死守著楚州。王匡心力交瘁,昨天就臥床不起了,郡中一應事務,交由劉元甫接手。沈昱、沈旭,也已經十天不曾回過沈府,隻每日派遣元寶和綠竹回府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