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國家的發展其實跟大航海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美洲大陸的發現又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裏程碑。新大陸的發現刺激了西方國家繼續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支持航海活動,從而逐漸開啟了殖民時代。當然,他們的投入和冒險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大量土地的侵占、財富的掠奪不斷地推動著西方國家現代文明的發展。
提到大航海時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克裏斯托弗·哥倫布,他被稱為新大陸的發現者,是具有極高曆史地位的偉大航海家。且不說新大陸本來就不是所謂的“新”大陸,而是在4萬年前從白令海峽遷徙過去的亞洲人最先發現並在那片大陸上生活到了近代;即便是按照西方的記載來看,新大陸也並不是哥倫布最先發現的,而是被一個叫萊夫·埃裏克斯的歐洲探險家所發現。但是,哥倫布之所以被稱為美洲大陸的發現者,是因為他第一次帶來了歐洲與美洲的持續接觸,並開創了大航海與殖民時代,因而被載入史冊。
為什麼說美洲大陸的發現源自一個錯誤呢?首先哥倫布本次的航海動機並非是把新大陸的發現作為目的。這次“錯誤的活動”,說到底,其實起源於意大利威尼斯一位旅行家的遊記。這本遊記的作者就是被寫進了中國曆史教科書的馬可·波羅,他寫的那本《馬可·波羅遊記》則是一本從他的個人視角出發所看到或臆想到的一些情況。沒想到,這本書在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其中對亞洲大陸文明富饒的描述讓一些充滿了冒險精神的冒險家或者“賭徒”們對東方的巨大財富充滿了向往,於是到東方國家如中國、印度、日本去“淘金”,變成了那個時代的航海家與冒險家們的夢想,例如最著名的哥倫布與麥哲倫等,都是奔著這個目標來組織航海活動的,可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言不虛。但是,當時奧斯曼帝國已經把拜占庭帝國滅了,獨霸了地中海通往東方的商路,徹底堵住了歐洲國家從東方陸路到達中國的可能性,於是他們便向海洋擴張,使得從海上到達中國成為一種可能。
其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整個過程也充滿了偶然性的“錯誤”。哥倫布最開始想合作的對象並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實力較為雄厚的國家,但是由於其他國家覺得他的這個想法和“地圓說”的理論並不完善,因此覺得他的這種想法過於冒險;同時他還提出了一些“私欲”——擔任“航海司令”,要求分給他10%的冒險收益,以及要求將他發現的國家的總督權賞賜給他的後代,所以他們一一拒絕了他。他為此遊說奔波了十幾年,終於,西班牙女王在他的遊說下,兼之對來自東方的香料、瓷器與絲綢的向往,使得她說服了西班牙國王裴迪南二世同意為這次活動投入資源並承擔風險。但是,即使這樣,航海活動也沒有馬上進行,而是由於各種原因被延遲了6年之久,直到1492年,哥倫布才帶領3條百十來噸的船隻開始他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