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國外的各個證券交易所對於三星電子股價的觀點存在不少的差異。他們有的認為每股在60萬韓元以上合理者有之,認為僅僅止於40萬韓元而已的人也有。出現這些分歧觀點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三星電子的股價都是從短期的觀點來分析和看待。目前三星電子的股價雖然還受到半導體市場的動向影響,但如果從長期的和全局的發展看,還沒有什麼其他的股票能像三星電子這樣具有非凡的魅力。某位基金經理人曾說:“一提到韓國的股市,三星電子是怎麼也不能夠排除在外的個股。雖然說這是因為三星的DRAM是全球第一,但是更吸引人的是三星電子所擁有的穩定事業結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韓國經營獲利的公司屈指可數,三星電子是獲利企業之一。當三星電子的半導體事業陷入停滯狀的時候,它的通訊器材大肆獲利,當通訊器材的市場陷入沉寂的時候,又能夠以TFT-LCK大賺其錢。由於他們具備了黃金的事業組合,因此構築了足以應付任何狀態的強行結構。大部分國外證券分析師都同意這一點。日本有位證券分析師表示:“三星電子非常懂得怎麼有效地使用費用。在製造的技術上,也比飛利浦或者日立出色。日本業者與三星電子的競爭,是早在兩年前就告一段落了。”UBS Warburg證券曾經因發表對三星電子的報告書而引起軒然大波。這家公司的杜頓則認為:“現在如果還把三星電子歸類在模仿其他公司技術的類別裏,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法國Serric Correeg公司總經理雖然不是股票分析師,卻是一位相當出色的經營者。他對三星電子的看法是:“三星最高經營團隊的努力縱然相當了不起,不過他們能以長遠的眼光製定相應的策略,這才是使他們真正與眾不同的特點。總之,今天三星電子已經發展成國際化的企業,並且具備再上一層樓的潛力。”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三星常被比喻成買保險。對於投資者而言,安穩收益的公司就像是個避風港。大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金炳瑞曾經有這樣的說法:“買進三星公司的股票就像是投保險一樣,總有一天這個股票會大幅度上漲。”還有一點,三星電子裏經過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波浪之後,已經將財物透明化,同時也弄清楚了與企業之間複雜的融資關係,完全改變了外國人對三星公司的看法。事實上,複雜的融資關係已經成了韓國企業之間最大的問題。曾經三星電子也有過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三星電子一方麵雖然賺進很多錢,但是另一方麵在諸如三星汽車等的融資項目上,資金方麵的支出特別嚴重。外國人對這些問題都非常的不以為然。但是隨著會計結算透明化、關係企業之間的融資受到嚴格限製之後,三星電子開始從內部重獲新生。看到日益發展壯大的三星電子,外國投資者豈有放過的道理。三星電子的威力也波及KOSDAQ市場。該市場也有所謂“三星電子相關股”。以創投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主的KOSDAQ市場,主要為零配件供應業者。其中和半導體相關的業者大約有20到30家,大部分都是以三星電子為對象來銷售設備或原料的公司。移動電話零配件的業者,營業額幾乎有一半以上要依賴三星電子。TFT-LCD裝配業者也一樣。隨著三星電子的營業狀況、投資規模的變化,這些業者的股價也隨著波動。就算是把他們形容成三星電子的附屬公司也不為過。從“三星電子相關股”的數量多達百家的情形來估計,三星電子在KOSDAQ市場也發揮了絕大的威力。
不僅如此,股市的氣氛也隨三星電子的變化而起伏。當三星電子的股價上漲,交易所的綜合股價指數也隨之上漲,同樣地,KOS-DAQ市場也呈現上升趨勢。反之,當三星電子股價下跌時,綜合股價指數也隨之下跌。KOSDAQ市場同樣呈現下滑走勢。另外,三星電子對半導體相關企業的股價動態也具有絕對性的影響力。今天三星電子在韓國股票市場上就占有如此決定性的地位,今後,韓國股市所麵臨的課題很可能就是如何擺脫三星電子的“陰影”。雖然這對三星電子和韓國股市都是令人期待的事情,但是,以三星電子持續攀升的走勢來看,韓國股市趕上了這股上升的走勢,要想減弱三星電子的影響力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