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常用西藥 (2)(2 / 3)

【別  名】 戊烯苯唑酮、戊烯保泰鬆、戊烯鬆。

【劑型規格】 片劑:,,。

【臨床應用】 作用與保泰鬆相似。消炎、抗風濕作用強,抗痛風作用弱。作用機製主要是抑製前列腺素的合成。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肌纖維組織炎、肩周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開始劑量為次,2~3/d,維持量為0.1~d。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較少,胃腸耐受性好。少數患者服用後食欲差、惡心、嘔吐、頭痛、皮疹、全身瘙癢、麵部水腫等,但比保泰鬆輕微,一般不影響繼續治療,停藥後即自行消失。

【注意事項】 消化道潰瘍、心髒病、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

氯芬那酸

【別  名】 氯滅酸、抗風濕靈。

【劑型規格】 片劑:。

【臨床應用】 具有抑製前列腺素合成酶而產生消炎、解熱及鎮痛作用。其解熱、鎮痛作用較阿司匹林、保泰鬆強,能使關節腫脹減輕,關節活動靈活。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神經痛及其他炎症性疼痛等,尤適用於病程較短的病例。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0.2~次,3/d。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較少見,偶有頭暈、頭痛。使用時如出現皮疹、尿道刺痛,可同服1倍量碳酸氫鈉以減少刺激。

【注意事項】 嚴重肝、腎功能減退者及孕婦慎用。

甲芬那酸

【別  名】 甲滅酸、撲濕痛。

【劑型規格】 片劑:。膠囊劑:。

【臨床應用】 具有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鎮痛作用較強,解熱持久,消炎作用不及保泰鬆和氟芬那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頭痛、牙痛、神經痛、月經痛、分娩後疼痛等。

【用法用量】 口服:首劑,以後6h ,連續用藥不超過1周。兒童:5mg/(kg·次),3/d。

【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為胃腸道反應,如胃腸道不適、消化不良、惡心、腹瀉、嘔吐等。有消化道潰瘍及出血的報道。偶有皮疹、嗜睡、眩暈、溶血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血小板性紫癜及巨紅細胞性貧血。

【注意事項】 胃腸炎、潰瘍病、癲癇患者、孕婦和授乳期婦女、腎功能受損的患者禁用,肝功能損害和支氣管哮喘患者慎用。

!#第二節 慢作用藥

氯喹

【別  名】 氯喹、氯喹啉、磷酸氯喹啉。

【劑型規格】 片劑:每片含磷酸氯喹(鹽基)。

【臨床應用】 主要用於治療惡性瘧、間日瘧及三日瘧,還可用於肝阿米巴病、結締組織病和光敏感性疾患如日曬紅斑症。

【用法用量】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及盤形紅斑狼瘡口服0.25~,2/d,症狀控製後,改為次,2~3/d,長期維持6周至6個月才能達到最大療效。

【不良反應】 治療其他疾病用量較大、用藥時間較長時,少數患者可引起竇房結的抑製,導致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可發生阿司綜合征而導致死亡。久服該藥可致視網膜輕度水腫和色素聚集,出現暗點,影響視力。

【注意事項】 ①服藥後可出現頭昏、頭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皮膚瘙癢、脫毛等反應;②可致藥物性精神病、白細胞減少等症;③該藥可引起胎兒腦積水、四肢畸形及耳聾,故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