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鎮痛抗炎藥是指一大類在化學結構上屬不同類別,但具有共同藥理作用(解熱、鎮痛、抗炎)的藥物。為了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相區別,故該類藥物又被稱為非甾體抗炎藥。其中對乙酰氨基酚因抗炎作用很弱,故被稱為止痛藥。
阿司匹林
【別 名】 乙酰水楊酸、醋柳酸。
【劑型規格】 片(膠囊)劑:,,。腸溶片:25mg,50mg,,。
【臨床應用】 治療風濕熱本品是首選藥物,起解熱、減輕炎症、糾正血沉過快作用,但不能祛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髒的瓣膜損害及其他並發症。有明顯心肌炎時先用皮質激素控製風濕症狀,在停用激素前加用本品減少停用激素所引起的反跳現象。對類風濕關節炎也是首選藥物,對其他骨關節炎、幼年型關節炎、非風濕性炎症的骨骼肌疼痛也能緩解症狀。
【用法用量】 口服:解熱鎮痛,服0.3~次,3/d;抗風濕,0.6~1g/次,3~4g/d。服用時宜嚼碎,並可與碳酸鈣或氫氧化鋁或複方氫氧化鋁合用以減少對胃的刺激。1個療程3個月。
【不良反應】 有胃病史者不能耐受,常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重者致胃腸道出血。長期服用凝血酶因子Ⅱ,Ⅵ,Ⅶ,Ⅹ均可降低。特異體質者可引起皮疹、哮喘等過敏反應。
【注意事項】 ①腎功能不全或有出血傾向者禁用;②有活動性十二指腸及胃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如用應與抗酸藥同服或應用腸溶片;③妊娠婦女禁用,因可引起胎兒異常。
布洛芬
【別 名】 芬必得、異丁苯丙酸、異丁洛芬、拔怒風。
【劑型規格】 片劑:,,。膠囊劑:100mg。
【臨床應用】 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其消炎、鎮痛、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保泰鬆相似,比對乙酰氨基酚好。在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保泰鬆等時,可試用。對血象與腎功能無明顯影響。
【用法用量】 口服:抗風濕,0.4~次,3~4/d。止痛,0.2~次,每4~6h 1次。
【不良反應】 偶見輕度消化不良、皮疹、胃腸道潰瘍及出血、轉氨酶升高。
【注意事項】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慎用,與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對阿司匹林過敏者禁用。
安乃近
【別 名】 羅瓦爾精、諾瓦經。
【劑型規格】 片(膠囊)劑:,。注射液:1ml,2ml。滴鼻劑:10%~20%。
【臨床應用】 主要用於退熱,亦用於急性關節炎、頭痛、風濕性痛、牙痛及肌肉痛等。
【用法用量】 口服:0.25~次,0.75~d。滴鼻:小兒退熱常以10%~20%溶液滴鼻。
【不良反應】 注射局部可產生紅腫、疼痛,數天後可消退。有的患者呈毒血症症狀,皮下出血點或有紫黑色膿液,數月後痊愈。可出現過敏性皮疹或藥熱、蕁麻疹,嚴重者可有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懈症可導致死亡。
【注意事項】 本品較易引起不良反應,尤不宜用穴位注射,特別禁用關節部穴位。對藥物過敏者(如對吡唑酮類藥物)不宜用,不得與任何其他藥物混合注射。較長時間使用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嚴重者可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導致死亡者。應嚴格控製劑量,成人每次不得超過,小兒每次以8~10mg/kg為宜。個別患者由於對本品過敏,可產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吡羅昔康
【別 名】 炎痛喜康、吡氧噻嗪、吡啶苯噻酰胺。
【劑型規格】 片(膠囊)劑:10mg,20mg,緩釋膠囊劑。注射液:20mg/2ml。
【臨床應用】 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用量】 口服:抗風濕,20mg/d;抗痛風,40mg/d,連續4~6d。肌內注射:10~20mg/次,1/d。
【不良反應】 偶見頭暈、水腫、胃部不適、腹瀉或便秘、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停藥後一般可自行消失。
【注意事項】 本品不宜長期服用,長期服用可引起胃潰瘍及大出血。如須長期服藥,應注意血象及肝腎功能,並注意大便色澤有無變化,必要時進行大便隱血試驗。對本品過敏、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兒童及孕婦禁用。
對乙酰氨基酚
【別 名】 撲熱息痛、醋氨酚。
【劑型規格】 片(膠囊)劑:,。咀嚼片:80mg/片。顆粒劑:袋,袋。口服液:0.25/10ml。栓劑:,,。注射液:ml,2ml。
【用法用量】 口服:0.3~次,0.6~d。1日量不宜超過2g,療程不宜超過10d。兒童12歲以下按體表麵積每日m2,分次服或每次10~15mg/kg,每4~6h 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