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又漲了。
在我們眼巴巴等著降的時候,在我們聽了一遍又一遍那些房地產商大放厥詞地說房價該降的時候,房子又貴了。仿佛一個窩頭,我就賣五百一個,想找便宜的你自己踅摸去,而且最缺德的是,這些賣幹糧的都約好了,抄起來全五百一個起,還隻能看不能摸,交齊錢再說。
一邊是那些燒包的人,買房子跟買白菜似的,幾套幾套包圓兒完不住,投資用,一邊是沒多少錢卻等著改善居住環境想買房過日子的普通百姓,隻能望樓興歎。真不知道這房子到底是為誰蓋的?那些整天打著飽嗝,玩青花瓷、古玩玉器的人把好端端的局全攪和亂了。
那五百一個的窩頭,之所以賣五百,就因為在尖那兒插了倆棗。買窩頭的不就衝那點棒子麵去的嗎?想吃棗直接買切糕了。可賣窩頭的不那麼想,賣的就是這倆棗的價。小區裏那些所謂的皇家園林,屋裏那些劣質的豪華精裝修,外麵八百年不噴一次的噴泉,
死了種種了死的名貴樹種以及花花草草,那些半夜忽然不知道抽什麼風就開始尖叫的報警裝置,加上一群一群站崗放哨的保安,咱不要行嗎?我這餓得饑腸轆轆,就想吃口幹糧解飽,你非給端上來帶棗的窩頭和鮑魚炒飯,安的什麼心啊,不要錢讓白吃行了。
可是,經濟學家說,不買的話,窩頭上插的棗更多了。我問為什麼,行家說,因為棗太富餘。
這段時間各經濟機構一直在往外放話說,大量熱錢流入香港,其真正意圖在內地而非僅在賭港幣升值。其實—年,整個大牛市所貫穿的主線之一,就是人民幣升值。當時人民幣升值趨勢的形成,引發了全球資產配置的大變動。大量的國際資本因為人民幣升值而進入中國,而當時國內的投資渠道狹窄,隻有股市和樓市才能容納下巨額資金,因此股市和樓市相互刺激相互循環,房地產股成為了那一輪牛市中的閃耀明星。也就是那樣一次高歌猛進的浪潮,把多少人的血汗錢給圈進去了。而目前大量熱錢的蓄勢待發,幾乎讓我們又能看見翻滾而來的浪頭。
我們喜歡熱錢,開工建廠買房置地,一派紅火。但熱錢一般怎麼來也會怎麼走,人家是為了錢生錢的。我們就像等在沙灘上的懶漁夫,拿個大籃子,拾那些被衝上岸的魚蝦,特美,偶爾還能撿條美人魚或者夾著珍珠的貝。可是走得遠了,如果海上來了颶風,沒準兒一個浪過來,連沙灘帶人全給你卷走了。
房地產是堆不錯的棒子麵,很多人爭著往上麵插棗。《保險法》的實施讓各大保險巨頭立馬盯上了樓市,並且已經儲備項目整裝待發。雖然保監會多次公開表明,對於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要先立規矩再做試點,之後才逐步放開,正式啟動起碼要等《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試點管理辦法》的正式出台。這棵消息樹一搖,稍微有點智商的人立刻會想到房價問題。所以我們在消息麵上忽然看到很多站出來辟謠的人,說可投資不動產並不意味著對樓市有根本性影響,保險機構投資不動產主要是購買辦公用房、投資廉租房、養老實體和商業物業等,保險機構不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不允許進行房地產的炒作。
老百姓的保險金,大概是最後的一道生活保障防線了,可這樣的錢也要進入滾錢機器裏,先不去說賠和賺,大量的錢扔進不動產裏,說得倍兒動聽不直接炒房地產,可辦公樓要給炒到五萬一平米,附近的住房能五千一平米老實放那賣嗎?就跟大飯店裏蘿卜絲都得好幾十一盤一樣,你賣一塊錢一個自己都覺得丟人。
咱是消費者,買什麼東西都能劃價,橘子十塊錢四斤的咱起著哄能讓十塊錢五斤。可惟獨拿起來就上百萬的房子不讓你劃價。人家說這房子多少平方米就多少平方米,多說一兩平方米肉眼看不出來,但好幾萬就搭進去了。
仿佛看見了一個更大的泡沫正在形成。咱老百姓最好趁泡沫形成的時候趕緊把被套住的錢抽出來,別被那些插了棗的窩頭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