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史上最難熬的皇子生活——清代皇子教育 (5)(3 / 3)

雖然毛病很多,如厭學、不安於讀書、害怕寂寞和坐冷板凳等,但光緒也擁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好奇心和支持自己好奇心的毅力。比如他從一位老師傅那裏聽說了“守庚申”的事情,老師傅說“守庚申”就是一晚不睡覺,是道家“長生術”修煉中的一部分。年幼且體質差的光緒聞此大感興趣,居然加以模仿。大半夜的,他在臥室裏焚香拜祝,靜坐不動,一夜未睡。次日侍從進到書房內,發現光緒帝居然靠在椅子上睡著了。剛開始,眾師傅還以為他是又厭倦了讀書,睡覺偷懶。叫醒之後問他為何不讀書卻睡覺,光緒如此雲雲,眾人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嚇得師傅們以後都不敢和他談奇聞怪事了。

隨著慢慢地相處,翁同龢開始用鼓勵乃至關懷問候等方法,來去除幼年光緒身上的厭學情緒,並適時地加以引導。到了光緒五年時,已可以做到“膳前竟無片刻休息”(吃飯前都不曾休息)的讀書境界。到了光緒八年,經曆坎坷的磨合曆程之後,光緒逐漸有了讀書的興趣,於是他在枯燥無味的宮廷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寄托,那就是讀書。慈禧喜歡看戲,而在眾人喧囂取樂的時候,少年光緒卻常常一人獨自回到書房看書、寫字、誦文。他甚至還說:“鍾鼓雅音,此等皆鄭聲”,“隨從人皆願聽戲,餘不願也”。意思是說慈禧聽的那些戲屬於靡靡之音,自己隻喜歡讀書。光緒如此勤於讀書,讓翁同龢備感欣喜。

幼年光緒越來越聽老師的話了,並且天資也不低。翁同龢每天給他講一段儒家經典,並且教他寫楷書,每天大楷小楷各寫幾張。光緒有時甚至走路的時候都在背誦剛剛學過的文章,而且書法也一天一天在進步。這真是讓人出乎意料,看來問題兒童隻要細心引導,還是大有希望從良的。

幼年光緒性格內向,每次見到慈禧都驚恐不安,反倒在自己的老師麵前十分放鬆。因為翁同龢為人十分和藹可親、雍容大度。光緒帝害怕打雷,每次打雷的時候就鑽到老師的懷裏,喜歡捋老師的山羊胡子玩,這一幕一幕,倒不太像師生,有點像溫情的祖孫倆了。

弱不禁風的幼年光緒,在讀書過程中,如同脫胎換骨、涅槃第七章史上最難熬的皇子生活清代皇子教育——重生,慢慢尋找到了心靈歸依之處,從此開闊視野和心境,放眼江山社稷。“書中自有黃金屋,自有顏如玉”的古訓,已是非常浮淺無力之語。對於大清皇帝光緒來說,應該是書中自有江山安泰、人民富裕的大境界。

光緒帝成長的這個過程,可以說翁同龢的作用不可磨滅。日複一日,師生二人的感情已經很深。光緒每每都舍不得老師離開自己,常常以各種理由不讓老師回鄉探親祭祖。光緒三年,翁同龢回老家修祖墓,師徒分別時各自淒淒。翁同龢走後,光緒頓感寂寞,讀書也不上心,有時甚至靜靜翻書,不出一點聲音。翁同龢修完祖墳回來後,光緒見到老師幾乎哭出聲來,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便是,“吾思汝久矣!(我真的想你好久了!)”之後,不用翁同龢提醒,光緒就徑自去把書取了過來,大聲朗誦,且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沉寂好久的書房又充滿了活力,以至於旁邊伺候他的太監都感動得淚珠漣漣的,擦著眼淚連聲道:“久不聞此聲也,久不聞此聲也!”師徒的情分到了這個份上,也真是讓人感動得涕泗橫流了。

隨著光緒年齡的增長,在教學後期,翁同龢還根據時代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上給光緒添了很多西學的東西,讓光緒接觸一些洋務派的思想,使得光緒也躋身於“睜眼看世界”的第一撥人之列。

小貼士

可以說老師是光緒的再生父母,相對於那個冷酷無情的母親慈禧,老師更加顯得和藹可親,而翁同龢的教育方式也值得現代家長深思。麵對光緒這個問題兒童,老師想了很多辦法,他耐心、循循誘導,用最真摯的愛關心學生,這點都是家長和老師應該深思和學習的。

第四節皇家家教:皇帝爸爸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