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2 / 3)

薑彧和那邊的北魏使者對了一眼後移開視線,握著酒樽低聲道:“先看看,晚些時候,大梁那邊應會給出解釋的,就這麼和咱們毀約,大梁也討不著好。”

司空畏一把老骨頭,前些日子暴雨,他又染上了風寒,正臥床養病,便隻有薑彧和方明達二人前來參加今日的大典。

方明達想了想,還是覺得牙疼。

他們南陳在和大梁的這場博弈裏,幾乎是一輸再輸了。原本還想著等那位王女嫁去南陳了,有他們南陳的王太後壓著,她就無暇顧及大梁關內的事了,但對方很快又把北魏也拉入了陣營,後邊他們若想架空溫瑜手上的三州一郡,隻怕得更加麻煩了。

他忍不住道:“隻怕這位大梁翁主……當下應稱她為公主了,嫁去王庭後,還有得熱鬧。”

薑彧沒接話,他環視四周,發現那日那贏了他的小將依舊沒在,心中的疑慮不禁又添了幾分。

先前的慶功宴上,尚且有那小將的席位,菡陽還親自去敬了酒,這回卻壓根不見人影,實在是讓他忍不住多想。

對方要麼是被秘密安排了什麼任務,要麼…

…就是出了什麼變故!

薑彧思索著這些,指節忍不住在矮幾上叩了叩。

門外忽在此時傳來了喧嘩聲,薑彧抬眼望去,見是換了一身常服的溫瑜前來了,原本還喧嘩的群臣當即禁了聲。

薑彧若有所思地多看了這位大梁皇女兩眼,先前在大典上,她盛裝祭祀,隔得太遠,他隻瞧著個背影,這會兒細看之下,他才覺對方比起之前所見,似乎更多了一份言語難以表述的沉穩。

不僅是喜怒不形於色,就連威嚴都是收著的,像是鍛刀一般,最盛的火候已過去了,隻用小火繼續淬著,等著出爐的時機。

薑彧頭一回知道,在氣勢上被人徹底壓住是這麼個感覺,心中不由有些煩躁。

溫瑜落座後道:“諸位無需拘謹,隻管盡歡。()”

薑彧給方明達遞了個眼神,方明達會意,當即道:“北伐在即,公主又得北魏一助力,小臣先行恭賀公主了,隻是……公主與我陳國結盟在先,這番又同北魏交好,我陳國雖出關已久,卻也知中原有句話叫‘好女不侍二夫’,貴梁此舉,實叫我等不明白是為何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話音方落,坐在溫瑜側下方的李垚便已沉喝道:“放肆!”

方明達雖知道自己這譏諷之言說出來,必會惹得在場的梁臣大怒,但讓李垚這一厲色嗬斥,身上的膽氣還是泄了三分,勉強維持著從容道:“我陳國小將無禮在先,此番前來賠罪,故才處處禮讓,貴梁的諸多要求,吾王也都應下了,一百五十萬石糧草正在入關的路上,然爾梁國又拉攏起魏岐山,不應給我陳國一個解釋?”

溫瑜在底下的臣子們開口前,親自回道:“使臣久居關外,是以不曾聽過縱橫之術麼?”

她話中並無嘲諷之意,方明達麵皮卻一下子臊得通紅。

薑彧一怔,接話道:“公主的意思是,要我等同北魏協商談和?”

縱者,聯弱抗強也;橫者,倚強吞弱也。

溫瑜頷首:“陳國允本宮的忻、伊兩州,朔邊侯已割讓給本宮,你陳國隻需再如約送來那三百萬石糧草,便算完成我大梁和你陳國的盟約。今日召諸位共聚一堂,也是想做這個中間人,共商三方結盟事宜,討伐裴頌。”

薑彧道:“條件?”

溫瑜答:“朔邊侯讓出忻、伊兩州,陳軍不得動留在大梁南境的魏軍分毫,討伐裴頌期間,雙方不得開戰,所占城池多少,各憑本事。”

薑彧當即駁回:“我南陳大軍殺進關內,一樣可奪那兩州,無需同他魏氏談和。”

他這話說得半分情麵不留,溫瑜麵上也不見動怒,隻問:“你預計陳國大軍打下忻、伊兩州要多久?”

薑彧道:“最遲不過秋後。”

李垚坐在溫瑜側下方,聽到此處,已是哼笑一聲,輕蔑之意盡顯。

薑彧心下微慍,問:“不知老先生笑甚?”

李垚撩起眼皮:“你可知北地的秋冬是何光景?”

薑彧還不曾去過大梁北境,隻聽聞那片地域入

() 冬後就暴雪不停。那老者輕蔑的,顯然是覺著他不知大梁北境的氣候。

他道:“自是知曉的。”

北魏使臣聽到這裏,隻搖頭暗笑。

範遠忍不住嗆聲:“不知天高地厚!秋後北上,且不說即便打下一城一地,依裴頌的手段,也早把田地裏的莊稼都被收了個幹淨,不會再讓咱們找到補給,單是水土不服和傷寒,都能一片連著一片的死人!”

薑彧道:“這便不勞貴梁的將軍費心了,王庭已在為入關大軍縫製冬衣。”

李垚問:“馬也縫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