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東西越嚼越香”,許多佳肴隻有通過細嚼慢咽,才能品嚐出鮮美的味道。食物在口腔內細嚼慢咽得越細,越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人做過實驗,兩人同吃一種食品,一個粗咀嚼,一個人細嚼慢咽,發現細嚼慢咽的人比粗咀嚼的人,能多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纖維素43%。由此可見,咀嚼不細的人,不但容易引起胃病,而且還使食物中的許多營養物質被白白地浪費掉了。食物在口腔中長時間咀嚼時,能通過條件反射係統,增加胃酸的分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
細嚼慢咽還可以預防牙齒疾病,因為牙齒的咀嚼表麵並不是一個光滑的平麵,而是凹凸不平有許多溝裂,不容易保持清潔,咀嚼時的摩擦作用,可使牙齒表麵受到唾液的衝洗和增強牙麵的自潔作用,減少齲齒的發生。在咀嚼時,食物還可不斷地和口腔裏的軟組織發生摩擦,尤其是對牙齦的摩擦,可以增加牙齦表麵的角化變化,同時也使血液循環更加暢通,增加牙齦對疾病的抵抗力。
和細嚼慢咽相反的是有些人吃飯時習慣狼吞虎咽,把未經咬碎的食物吞入胃內,增加了胃腸負擔,直接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有些老年人咀嚼不注意而把魚骨頭卡在咽喉部,也有把假牙卡在咽喉部,黃豆、花生米落入氣管,發生嚴重的危害,這些都應該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98.怎樣推遲和防止麵部皺紋的出現
因衰老而出現的皺紋,目前還無法防止發生,但可以推遲其出現,因早衰而出現的皺紋是可以避免的,要保護好麵部皮膚應從下列幾個方麵著手。
(1)保持全身健康:皮膚是機體的一部分,不能設想一個多病,營養不良的人會有一個色澤紅潤而豐滿,富有彈性的皮膚。相反必然是麵黃肌瘦,幹而粗糙,甚至會出現浮腫。因此,若患上上麵所述的慢性病的人,應積極治療疾病。平時要注意鍛煉,要注意飲食的平衡,即各種營養素要全,不能偏食,特別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A,可多吃些瘦肉、魚、蛋、豆製品、綠葉蔬菜,有條件者可適當食用動物肝髒、牛奶、魚肝油等。維生素A缺乏時皮膚可發生毛囊口角化或皮膚出現片狀鱗屑,影響皮脂腺及汗腺分泌,使皮膚變得幹燥。B族維生素中的B2、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E也很重要,如豆芽、麥片、蜂蜜等均含有上述維生素。對皺紋的消除有一定作用,維生素C能增強皮膚彈性和光澤。
(2)保持皮膚清潔:由於麵部總是暴露的皮膚外麵一層脂肪膜會沾上汙穢,必須洗去,一般夏天3~4h洗一次,冬天,每天洗2~3次。洗臉用水也有講究,溫水和熱水能使皮脂膜溶解,並能鬆弛皮膚、擴張血管,開放汗腺導管口,促使代謝產物排出,去汙作用較冷水為強。冷水能使血管收縮、汗腺導管口和毛孔閉合,交替使用熱、溫水和冷水洗臉能促進皮膚內血循環,洗臉時用什麼肥皂和要不要用肥皂,要視情況而定,幹性皮膚及有過敏性皮膚病的人要盡量少用肥皂,老年人應選用堿性低的香皂。還應該常用一些護膚的化妝品。
99.“養生十六宜”有哪些口腔頜麵保健內容
“養生十六宜”是一套以氣功為主的養生方法,明代已有流傳,並早已載入我國養生經典中。實踐證明,若持之以恒地進行操練,必定會收到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效果。
這份“以動養生”的珍貴文獻雖源出中國,卻是在日本發揚光大,日本劄幌一位百歲老壽星獻出祖傳數代的秘方——“養生十六宜”:發宜常梳,麵宜多擦,目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舔齶,齒宜數叩,濁宜常嗬,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穀道宜常提,肢節宜常搖,足心宜常擦,皮膚宜常幹,大小便宜禁口勿言。其中“麵宜多擦,舌宜舔齶,齒宜數叩”為口腔頜麵保健方法。
麵宜多擦:先搓熱雙手,輕做遮麵狀並以中指從鼻旁“迎香穴”開始,自下而上擦支額部向兩側分開,拂兩頰而下,20~30次,一般以睡起時做為宜。古人稱為“浴麵”,有減少顏麵皺紋的作用。
齒宜數叩:口輕閉,上下牙齒相互輕叩,先叩後牙24次,再叩前牙24次,古人稱為“叩齒”有強健牙齒、防齲、防脫之效。
舌宜舔齶:將舌尖輕抵或舔動上齶,古人稱為“舌抵上齶”,此法可溝通任、督兩脈,使陰陽交彙,大益人體,同時將注意力也集中於舌下,自覺有口水潮湧之感,有助於保持口腔清潔。
津宜數咽:在舌舔上齶後會產生大量口水,中醫學把口水叫做“津液”視為“金漿玉”人身之寶,若將口水徐徐咽下,便可灌溉五髒六腑,潤澤肢節毛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最後要強調練功時應心靜神寧,思想集中,動作均緩,掌握呼吸,由少到多,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功到渠成。
100.如何練習口齒頜麵按摩保健功
我國古代已探索出多種多樣的口齒頜麵按摩保健功法,並廣泛流傳,現將最易掌握,效果最好的叩齒、運舌、浴麵等幾種按摩保健功法聯係方法和作用介紹如下。